转载自:女语者公众号
作者:Vincent
去年我开课的时候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区别于其他人的培训课模式,把课程变成长期会员性质的,任何人任何时候可以加入,每周有新课并且永不重复。
几日前某情感培训师在我微博上留言,“女语者不会讲课,作为一个培训师他应该xxx”。我想,他可能还不了解的是,我在做了那个决定的时候,就切断了和培训的关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年轻人从培训的漩涡中拉回到教育中去,至少在面对感情问题上。
对于很多人来讲,教育和培训之间的区别仍然是很模糊的。似乎都是一个人在上面讲,一群人在下面听。我想,今天我把这里面的本质区别讲给你,兴许能解开你一些疑团,说不定也能帮助你今后在选择知识性产品的时候有据可循。
培训和教育的本质区别可以从两个角度观察:其一,运行模式;其二,动机。
培训的运行模式有这么几个规律:
核心内容的绝对正确价值
保护核心内容不外泄
重复性,和展示技巧的提炼
市场营销策略以快速诱惑的广告为主
培训的核心动机是:让你从A点 —— 不知道一个具体的事情如何操作,到达B点
—— 对于操作规则和方法熟练。
培训合适的事情有很多,例如学习摄影,Photoshop作图,计算机技能,游泳等运动项目,等等。拿摄影做例子,它的价值在于你从A点,不知道如何按快门,拍照,到能够独立完成各种相机的操作。学习者可以得到从A到B的项目的操作流程之外,并不需要任何其他深层次对客体的理解,例如对摄影相关的人体艺术,光线,构图,不同派别的表达,有过多的了解。
拿我们的例子来说,市面上很多摄影的培训其实只是教你怎么用相机。而要从会玩相机到能拍出来很好的作品,是培训做不来的事情。
要想拍出好作品来,学习者就必须开始理解光线,构图,视觉艺术,美感,等等这一切源自人性的的知识。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学习者对人的理解加深,他的作品会越来越好。我们可以认为,一个摄影师如果对人性没有一定程度的修行,是拍不出来好作品的。
同样的,销售流程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培训课程学会。然而一个优秀的销售,是多多少少不怎么走流程的,因为他会比较懂人。
从一个只懂得操作到有相当程度的人性修炼,可以算作落在了教育的头上。从培训到教育,是一个由独立操作(无需修炼人性),到和世界互动(需要理解人性)的转变。
前一阵子看到一个怎样画马的漫画,用来解释为什么励志学总无法给人带来成功。我觉得放在这里来解答培训和教育的关系也是非常恰当的:
从1-4可以说是培训的任务。而4-5则是培训做不来的事情。唯一的途径是教育。
这就引出来了教育的运行模式:
对核心内容不认为绝对正确
核心内容的复杂性和无限开放性
无法使用快速诱惑的营销策略
柏拉图对教育下了一个很好定义:最终真理是永远无法到达的,但人们仍旧要去探求真理,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教育的核心任务。真正的教育和培训完全不同。它不打算给学习者一个绝对正确的模型,也不打算依靠一遍又一遍的对新的学习者灌输来实现商业回报。它的价值在于,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认识,没有任何终点。它的一个间接结果,是带来人的修养,层次的提升,带来领导他人的智慧。
实际上在国内,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会比较明白培训和教育的区别。我们会用铜臭味
来形容一个把自己装模做样成为教育者的培训师,或者装成艺术家的娱乐商人。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自由市场中大面积出现了教人画马到第四步的培训,却没有多少人教怎么成为一个真能把马的神态表达出来的大师。感情咨询师都发财了,大学老师们都去外面培训去了。需要被真正教育洗礼的人类灵魂,被丢弃在荒原中正在腐烂。
我们知道培训赚钱更多,是因为它的受众群更多。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的一点是,教育由于不断的深入,会越来越难懂,需要学习者有相当的求知欲,自控力,和远景去达到一等的高度。
而在现实中,大部分人懒惰而又不上进。铜臭就铜臭吧,能买辆车,贪个豪宅,搂几个美妞什么的就行了。再者,无知的人又愿意相信1-4的画马就能学来第5步,培训业抓住这种特点做营销:什么60天流利职场英语,3天宅男蜕变型男,2天改变你一生的投资课堂…
呸。
人们总会说,世界总是被少数人掌控着的。那是因为精英中的精英,巧合又绝非偶然,都是那些主动追求教育的人。大部分人走出大学校门之后就没有再认真的学过什么东西了,除了迫于生存的需要。更不用提,大部分学校也没有提供很好的教育这样的事实。
相比几十年前,人们对于教育价值的认同也在下降。现在遍地兴起的各种培训机构,和日益狂妄的广告词,让人们那颗最本真的求知的心都荒废掉了
。过去的知识青年以崇尚思想家,艺术家,文学家为豪,今天的年轻人却整天算计着怎么赶快办个培训学校赚钱。
模糊记得2011年时我跟前女友讲,我打算教男人怎么爱女人。她诧异得问:这个怎么还能教?我想,她可能怀疑我染了一身铜臭味。说不定她是因为这个原因离开了我呢。谁知道。
时隔多年,深入的思考感情问题后,我不得不承认爱情这码事,包罗了太多的个人性格,学识,修养等,一定是培训不来的。
单单在两性关系方面上的培训市场,那些铺天盖地的情感畅销书,婚姻,情感咨询师,还有一遍又一遍演练的模型方法教人勾炮友的,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资金流动脉络。无数的钱被花在这上面,无数的楞头粉丝蜂拥而上,渴望画出那第五步马。而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他们却一无所知。
不知道能不能形容成周瑜打黄盖,因为的确有一个愿打,另外一个,我不确定到底愿不愿挨。
现在的你可能已经离开校园多年。若有幸在寻求自己长久的提升,听我两句劝:
- 看到有培训承诺你画第五步马的时候,留心它的营销策略,定神,三思而后行。
- 重新捧起书本。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一本两本的看,而是一辈子的修行。
看完这篇文章使我想起李笑来老师的《和时间做朋友》,其中第一章的内容正好可以与本篇内容相佐:
-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 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大量时间的投入
- 所谓的方法或技巧的重要性,在“坚持”产生的长期收益下,显得微乎其微
所谓的速成班所能传授的充其量只能达到术的层面,有些甚至都达不到。没人能真正教会一个人除非这个人自己迫切地想学习。只能很庆幸而又很遗憾的承认,在学习这方面,除了自己其实谁都靠不住。方式方法在很多领域远没有埋头苦学来得更直接,过度强调术,往往还会反过来因为计较机会和时间成本而把自己导向懒惰和停步不前,从而阻碍学习。
李老师引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编程、做销售影响自己成为一名成为受人欢迎的英语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是否抱有功利心学习会产生什么不同的学习成果
?
从他的经历来看,恰恰是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
却带来了更多以外的收获,而带有较强目的性的学习更易受懒惰天性耽误了学习的最佳时机。
由此可以引申到另一个关键点:Appearance Deceive
看到的不一定是正确或是重要的东西。思考产生的疑问要用实践检验真伪,而不是凭借逻辑判断对错。李笑来老师认为盲打没有必要性是因为他从没享受过盲打带来的高效率,一旦他试过掌握了盲打就再也不愿回去了。很多时候有时间计算成本、制定计划不如立即动脑动手做做看来得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