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岁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意味着很多,看清了很多,也失去了很多。
妻子和我是中学同学,两人相处的时间比同龄的8090人要长得多,但令我奇怪的是,相互了解的程度和相处的年月,我确信并不成正比。相识十多年,相处五六载,在我看来只有婚后这两年才显得更真实,或者说更虚幻。这种感觉就像是再回头去看那些过去写得痛彻心扉的情感日记,甚是陌生或倍感矫情。也许人走得远了,旧事重提无非感到欣慰或是自我否定两种。很多事,放得久了,也就旧了,再去回味,颜色和味道都淡了许多。
妻子说想送我生日礼物,而对我来说这并不是件值得庆祝的事。男人三十,不向外求向内求,还在认清自我的路上挣扎,并未找到自己的使命,辞了工作在家闲赋的第四个月即将开始,毕业后从计算机到零售再到电商,从想出创业点子到发现无法落地只需要一个月,权衡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剖析了自我的兴趣和优势,如今打算在0基础的写作、营销方面继续折腾。卡在这样一个节骨眼上,庆祝生日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打击,而并非更适合挑选接受某种礼物,讽刺吧。
这三个月的赋闲我没自信说完全地利用好了,但绝对比继续在上一份或是这里的任何一份企业里打工、消磨生命来得划算。早餐和母亲聊天说到在家乡这种四线城市里谋生,进入的企业并不是企业而是工厂,只要你不是股东那就是工人,我不知道四线以上具不具有适用性,但在这里——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用了将近五年的时间,换了三份工作得出的结论是:工作本不应该是这样,一个让人创造社会价值的环境本不该是这样,任何一个人所能创造的价值本不该仅如现在这样。
那么,我所谓的那样又是什么?
《人类简史》说自农业革命之后人为了追求人类整体创造价值而逐渐放弃了作为个体的幸福度,所以从那时起至今也没谁能给出“幸福”的普遍定义和标准;书中展示了人类为了运转工业的巨大齿轮而对原本具有情感、能体会快乐痛苦的动物做了去生命化的、产品线式的阉割,它们出生在格式化工厂和农场,死在了我们的餐桌上、冰箱里,这里若有图片会远比文字来得更触目惊心。
然而,人类在把它们送上传送带的同时,如何知道自己不在传送带上?
我们今天的物质生活比任何一个年代都富裕,衣食住行无一不被商品经济洗礼。以前的美国商人为淘金、挖石油疯狂,现在的中国商人为卖商品、卖服务甚至卖知识疯狂。商人们聘请懂心理学、懂公共关系、懂营销、会创作病毒文案的专家们以狂轰乱炸的形式抢占消费受众的感官,帮所有人洗脑至主动买买买、要要要直到停不下来,大众的欲望不在关注需不需要,而只在乎喜不喜欢,消费变成了一种甚至是唯一的一种快乐制造源,我甚至无法区分人的这种快感和工厂鸡笼里的鸡、牛棚里的牛每天感觉饲料满满而产生的幸福感有何差异?
是人爽了商品还是商品爽了人?
我们组成了商品经济的一部分,或者换句话说,人把商品经济中除了自己外的所有都变成了原料,人用自己发明的指数标准衡量了自己加工原料生产出的产品消费了自己的幸福度,因为今年比去年GDP目标增长7%,所以今年年底我们的生活会比去年更好。
企业家寻求利益最大化推动社会进步,在当下资本主义经济内核占主导的大环境下,逻辑正确得不能再正确。只是,是否也像农业革命一样,我们只是又踩了一个不可逆转的陷阱,而这次我们又将落在哪一片眷土之上?或是把自己娱乐至死。
回到之前的问题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重新看待工作、价值创造与创造价值的环境和形式?
在我离职之前曾单纯地认为,既然找不到心中理想的企业,何不直接自己办一个?应该是什么样和不应该是什么样都清楚地用文字罗列下来,然后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落实下来可否?
其实标准和内在价值都有现成的例子和教程可参考,Google, Facebook都值得花大力气研究一番,《联盟》少说精读它三遍。
但当下的商业内逻辑直接给了我一巴掌,问题出在哪?
逻辑再对,套路再深,但现代商业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理由可沿用戳破成功学那一套。企业存在的前提是资金充足,可以不盈利但不能持续不盈利,即使是在如今比任何一时都容易获得资本注入的年代,支出还依然是支出,只要雇了员工、租了厂房、借了贷款、采了原料,不管有没有利润,企业都得在期限内付清工资、交付房租、偿还贷款、补齐尾款和依法上税。所以企业文化做得再好,社会价值创造得再多,最终无法把一切转化成社会财富,即创造利润,那么商业的内逻辑、企业存在的前提就会一直倒逼企业的一切行为。所以有不少企业不顾一切只看利润,这逻辑上没任何问题,有大赚一笔转型洗白的,也有曝光黑幕破产倒闭的。这也充分印证了国家、企业、家庭、个人与基因的高度内逻辑相似性:成功的总是各有不同,但失败总是类似的,一切只不过是众多随机实验样本中的一例罢了。
读完《斜杠青年》,全书的核心简单可概述成不向外求向内求
,通过互联网把哲学重新内化到追求人个体的价值创造中,摆脱社会大环境、企业存在的前提,作为一个渴望并完全有能力直接通过市场为社会或消费者创造财富的人,只需要考虑个人口粮问题,把所有精力投入到研究市场、打磨自己上,树立自己即财富、持续自我投资的理念,努力寻找同样价值观的斜杠青年组成团队合力创造更大财富。我想这应该是商业联盟化的必经之路,更注重人本身的内在价值而非流水线的规模价值,前者是缔造未来之路的源泉,而后者终将被人工智能的批量机械化生产取代。
远古智人依靠基因趋利避害,因此存活至今有了我们,而经历了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之后的社会又反过来要求人类克制部分基因影响,推动再次创造新的革命、新的人类纪元。
人的一生避免不了重复和自己的基因对话,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之何为人
,是环境选择了基因,基因选择了人类,还是人类改造了环境、改变了基因?我们不断通过外界给予的反馈尝试了解自己,我们研究环境、了解环境、改造环境,但却始终未能弄明白自己。心理学为所有人类撬开了一个窥视自身奥秘的缝,但这还远远不够,更别说还有人竟用它来提高销量了。
如果说人只是一个基因实验的样本,那么这个样本在实验结束之前,是该努力寻找使实验成功的方法,还是该找出为何实验存在的真相呢?
只是不想过个生日,码字扯了一上午,还是看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