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自己的人生
人性:从众
- 进化心理学方面衍生出的——安全,容易操作;
- “从众”与“生存”当代不再有直接联系,模板化人生会令真正的自我迷失,规避了人生路途中众多的选择,扼杀了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 S:社会认同倾向;
以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到不了拼才华的阶段。
S:我们只是客观接受了自己所感受到环境的存在方式,却把人类至今探索世界的过程都遗忘了。所以我们不读书、抱着功利心读书,只愿相信容易看见的,放弃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读历史、共情、辩证思维看待历史真实发生的一切。不努力找一个借口即可,拒绝无知却需要强大的信念。
自序:从此以后,按自己的生活方式去生活
从怀疑“从众”的合理性,到发现自己不知道何谓向往的“理想生活”,作者重新思考:
- 何谓“我”?
- “我”想要什么?
- 什么是“工作”?
- 什么是“生活”?
- “工作”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
作者给出的答案是:
- 我没自己想象的那么有野心和志向,我喜欢不慌不忙,有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去享受生命和发展自我的生活;
- 我不适合成为事业型的女强人,不渴望成为叱诧风云的职业精英;
- 工作只是(赚钱的)手段,不是目的;赚钱十分重要,因为钱为自己提供生活所需和安全感,但若已经有
足够
(第四章提倡极简生活) 支撑自己生活的资金,就别再把赚钱当作当下最重要的目标; - 作者认为生活是自我实现;
- 朝九晚五的上班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它也不是唯一赚钱的方式,更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方式;
什么是斜杠青年?
- 不再满足“专一职业”这种生活方式,而是开始通过多重职业来体验更丰富和更多元化的生活的年轻人;
- 这种人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职业;
什么是无边界职业生涯?
- 强调以个人就业能力的提升代替长期雇佣保证,使员工能够跨越不同的组织实现持续就业;
- 能力才是赚钱的关键,只要有能力和实力就能通过不同的组织服务来获得更多收入已经更高的灵活性;
- 中国的知识经济在2016年底正式开启,无边界职业生涯将顺应以人才取代资本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大环境,这种无边界能力也将成为该时代衡量效率的重要标准;
- S:知识经济开启的时代将逐渐淘汰以出卖部分生命(时间)和技能的职工为单位的组织形式,取而代之建立起更多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项目为核心的临时组织形态,应需求汇聚提供技能的人才协同工作,项目生命周期结束则临时组织解体,从而抛弃了现有雇佣制甚至终身雇佣制的工作形态,逐渐转向以参与者获得任务奖励分红的模式;
如何解释“斜杠青年”?
- 它是一种全新的人生价值观,它的核心不在于多重收入,也不在于多重身份,而在于多重人生;
- 它是对工业时代的那种“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工作模式,以及用单一职业来定义的一种反思与挑战;
- 也是对人类好奇的本能,以及个体想要发挥与实现多种潜能的内在冲动的一种尊重与释放;
- 它是时代的产物;互联网增加了社会流动性和公平性,带来了组织上的变革;
- 作为斜杠青年的生活方式——无边界职业生涯——需要实力来支撑:
- 自控力强;
- 经过长期的自我投资和积累;
- 拥有某种核心竞争力(专项技能);
如何才能成为“斜杠青年”?
- 弄清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 锻炼强大的自控力;
- 学习一项或多项突出的才华和技能;
S:我想要什么?
- 极简生活;
- 足够支撑极简生活的财务自由;
- 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于开发自己的心性与天赋;
- 环球穷游,观察不同地域和文化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
- 通过阅读和检索研究历史,体会历史事件中人物迫于环境行为的动机;
- 通过广泛阅读实现与各个不同领域的伟大人物交流,理解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过程;
- 培养子女的好奇心,教他们宽容地面对世界,锻炼他们养成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阅读的习惯、独立认知社会、认知世界的勇气;
S:如何提高自控力?
- 严格地作息;
- 保持跑步;
- 保持早晚冥想;
- 重新学习并实现无障碍听、读英文;
- 学习小鹤双拼;
- 读书做笔记,看电影写影评;
- 读完《像艺术家一样思考》,拾起画笔;
- 回顾自己的作品(文字、图像、声音);
S:我想获得什么才能和技能?
- 写作——分享启发性感悟,通过故事批判社会和人性;
- 营销——通过研究心理学,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存在;
- 绘画——插图描述,辅助文字作为第二表达方式;
- 视频制作——辅助文字作为第三表达方式;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的时候,你就应该静下来学习;当你的能力还驾驭不了你的目标时,就应该沉下心来历练。梦想不是浮躁,而是沉淀和积累。
斜杠青年 = 无边界人生
- 职业和收入无边界;
- 工作方式无边界,即没有限定的工作场所,没有固定的雇主,没有固定的合作伙伴;
- 心态上的无边界,人生没有必须或者一定,人生有无限可能;
- 作者之所以要打破边界是因为那些所谓的“边界”都是人为定义的,它们并非永恒不变,并非理所当然;
- 只要能够突破内心的自我限制,那么就能为自己的人生带来无数的可能性;
- 这样的多元化人生才是真正值得期待和追求的人生;
为什么要如此执着于“生”呢?所有生命都将在某个节点结束,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而生命是如此无常,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预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与其担心未来,牺牲现在去为那些可能的意外做准备,还不如好好地用心把每一天过好。人这一辈子,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当死亡来临时,你突然发现自己从未用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过。
1、新时代,新机会
离职,全新的开始
热钱的涌入让投资人遍地都是,创业的门槛低到几乎是上班之外的另一个选择,创业者也从曾经的精英群体扩大到了刚毕业的“90后”。以前听到别人去创业,心中还会升起由衷的钦佩,现在谁再说自己在创业融资,我真的巴不得立马转身走开。他们身上完全没有硅谷人那种通过科技改变实际的情怀和理想
,大家谈论的只是如何利用庸俗的手段来吸引眼球,相互合作推广换量,然后再去融资拿钱。每当传统行业的人问我App是如何赚钱时,我只能苦笑说:互联网真正的盈利模式其实是“忽悠”投资人的钱。曾经那个吸引我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已经彻彻底底失去了节操
,沦为了资本运作的工具
和流量倒卖的市场
。
厦门的曾庴垵几乎是移动互联网线下的再现版,把人贪婪、欲望和庸俗
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两者都是短期内用钱做出的概念,曾厝安原本就是个小渔村,没有任何历史和文化积淀,完全是靠钱打造出来的一个商业概念。同样都是使出各种手段来吸引研究,通过刺激人最原始的欲望来获取商业利益。在她们眼中,所有人都是拥有消费潜力的“流量”。当公司下达明确的任务和指标时,我很清楚自己无法完成。尽管我能够明白资本市场对数据的要求,也能理解在资本压力下创业公司不得已要做出的选择,可对我来说,那些冷冰冰的数据实在无法激起我内心的热情。我需要知道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需要看到用户因为我们所做的事情变得更好,而不是让他们成为欲望的奴隶。
我们每个人原本都有自己的节奏,这种节奏意味着我们每天在精力、情绪、状态和表现中起伏不定,而在每一周、每一月、每一季度、每一年中,这种起伏都会发生更加微妙的变化。我们本可以他是坐下来沉浸在那种节奏里,但进入学校和社会之后,时间被机械地分割了。我们很难再沉浸在自己的节奏中,而是被其他人掌控了节奏和步伐:社会要求我们去适应各种外在的要求,从而适应他人的节奏,按照他人的“鼓点”前进。这样的结果就是,每个早晨我们都要面对那种被逼上竞技场的压力。童年期强烈的融入感和对外界世界的好奇心,不知不觉地消散。被社会掌控的我们变得越来越依赖自己所拥有的物质世界,也越来越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按照别人的规则做出自己的决定,按照别人的价值观来生活。从进入学校开始,我们便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最终成了生活的囚徒,终日在条条框框中劳累奔波,为别人对自己的种种看法而苦恼。
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变成了了一个巨大又可怕的地方。在这里,我们不停地斗争,以满足自身难以止息欲望。而往往在目的达成时,却发现结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我们努力去追求良好的生活质量,却发现所谓良好的生活质量,其实多是无趣
、肤浅
、从众式
的。我们最终发现,这个时代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如何使生活富有激情
、创造力
和活力
。
因此,我要离开的不仅仅是这份工作或是移动互联网行业,而且是要离开这种扭曲的生活状态。人生本应该是充满乐趣和欢乐的,可我们却把那种从小被闭上各种补习班、长大后坐在办公室干一些自己不喜欢又毫无乐趣的工作,然后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把买房生子的生活看成理应当,似乎拥有了太多快乐和乐趣反而不正常。我选择离开,因为我想看看回到快乐、自然、充满乐趣的生活是否是一种可能。
生命的意义由自己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在长辈和老师的训练中有了这么一套根深蒂固的逻辑:在学校一定要好好读书学习,学习好了就能考上好的大学,考上好的大学就能找到好的工作,好的工作意味着高收入,等有钱了就能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等到孩子们成家立业之后,我们就可以退休养老了,好好享受天伦之乐。于是从小到大,我们都严格按照这种逻辑来计划自己的人生,然而,我相信每个人都会遇到那么一瞬间,我们突然开始怀疑:难道人生就这样了吗?
当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有人选择开始思索人生,渴望找到生命的意义;有人则选择放弃,依照原有的思路和逻辑继续走下去。我属于前者,但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记得曾经听过一个玩笑式的选择题,问愿意成为一个痛苦的哲学家还是一只快乐的猪。尽管是笑话,但其中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喜欢思考的人,在大彻大悟之前,往往要比那些不怎么思考的人经历更多内心的痛苦与迷茫。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 大学学习委员:人活着就是为了受苦,苦受完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 X先生(谢田):人的生命原本就没有生命意义;
- S:人活着只是基因的一次校验;
人总喜欢赋予某些行为以非凡的意义,但实际上这一切只存在于人类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想象世界中。大自然没有情感,也没有什么道德的概念,它只遵循着自己的法则和规律。动物的行为很多并不是自己主观上的主动选择,而是处于一种本能,这是早已被设定到基因中的自动选择。
基因就是这样通过物竞天择的方式来实现进化,个体的死亡其实也是为了满足基因自我进化的需求。因此,从生物学层面来上来说,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唯一目的就是生存和繁衍,而每一个个体的存在则是为基因的延续和进化服务。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这样的意义并不存在。那些我们曾经听到和读到的关于生命的意义,全都是他人主观所赋予的,即便是文化、宗教和哲学的答案,也都是一种主观信念与选择。生命的意义,除了繁衍之外,全都是虚构的。它仅仅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既然是主观的,那么答案就无所谓对错,更没有生命理所应当。
尽管在生物层面上,人类与非洲猩猩的差别并没有太大,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人类又是非常独特的,因为我们拥有独特的心智
。对动物来说,个体的存在只不过是为了物种的繁衍和进化,除此之外别无目的。但对人来说,仅仅活着是不够的,我们还得有活下去的理由,正如尼采所说:“只要有了活下去的理由,几乎生命都能忍受。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S:基因引导我们活着,但给自己找到活着的某种理由,会影响活着的状态,正如尼采所说。
客观上大自然没有赋予人类生命以特殊的意义,人类主观上对于生命的意义有种强烈的渴望,而这种对于生命意义的感知如此之重要,以至于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主观幸福程度,正如积极心理学家所说的:“幸福是关于快乐和意义的整体感知与体验。”
人生若没有意义,又何言幸福?我猜想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渴望来自自我意识的形成。对其他动物来说,他们没有自我
和时间
的意识,因此它们感受不到所谓的过去与未来,当下的那一刻便是生命的全部。自主意识赋予了人类强大的力量和改变命运的机遇,但同时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痛苦。正因为意识的存在,我们才有了对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感知,这才有了所谓的“自我”。“自我”这个概念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连续的整体,而对于意义的渴望则是出于自我认知和发展的需要。
其实生命的意义无非就是要解决一系列关于自我的重要问题:
- 我是谁?
- 我要做什么?
- 我的未来在哪里?
它最直接的表现是对未来的清晰规划,未来的目标就像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方向标,我们以此来评判日常的行为选择,并为自己当下的行动找到合理的解释。若是能够清楚地明白自己未来的方向,并且每天都能为之努力,那么生活便充满了意义。反之,若感觉人生无意义,要么就是还不清楚未来到底想要什么,要么就是目前做的对于自己想要的未来毫无帮助。
S:自我追问:
- 现在要做什么 = 对过去自己的认识 & 对未来自己的建设性规划;
- 现在不知道要做什么 = 对过去的自己没有认知 & 未来自己毫无规划;
当下消费主义和大众媒体的兴起,把人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物质上,并成功地利用人的虚荣和欲望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媒体则把那些预设好的价值观悄无声息地植入我们的潜意识,告诉我们那种有钱、有身份、有地位、开好车、住好房、能够随意消费、享受各种优质服务的生活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样的流行价值观让很多人把追求物质和享乐作为人生的核心。
但是,物质享乐带来的快乐都是短暂的,而财富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反而会让生活变得不快乐,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因为精神世界的匮乏而空虚和迷失,感觉不到人生的意义。面对人生意义的缺失,多数人企图向外探求寻找答案,然而向外求索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因为无论你怎么寻找,找到的永远都是别人的。生命的美好就在于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若是你把别人的或者大众媒体所设定的人生目标拿来当作自己的,那么终究有一天你会因为错过自身的独特而遗憾。所以,只有摆脱外在他人的影响,回归到自己,向内求索,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
S:活着的意义要想内求而非向外求。
人生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生命一定和必须,我无须违背意愿,逼自己过和别人一样的生活。别人要怎么样生活是他们的选择,而我这辈子要如何生活是我的决定,它无须符合什么标准,也不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对我来说,唯一要做的就是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全心全意,用自己想要的方式,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论这种生活是不是大众眼中所谓的“成功”。
是谁夺走了工作的乐趣
我曾经与大多数人一样,人为工作就意味着被控制、被管理,做一些不喜欢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它是有趣、好玩、快乐的对立面。我估计90%以上的人会相信,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只要可以不工作,自己肯定会选择不工作。我们也经常听人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早一点实现财务自由,这样就不需要再工作了。总之,在传统的观念中,工作是痛苦的、令人讨厌的事情。然而,真是如此吗?
关于人类行为动机,过去的科学家存在着错误的认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他们人为人类行为的驱动力只有两种:
- 生物性驱动力,即满足最基本生存需求的动力;
- 外在的驱动力,即因为外在环境刺激(例如奖惩措施)而产生的行为动力;
在过去的科学家看来,人天生就是懒惰的,只有满足最基本需求的动力,如果想要他们做基本需求之外的事情就必须依赖外在刺激——利用奖励或惩罚的手段。然而,这种错误的认知却成了现代管理学的基础。在现代管理学中,管理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员工被认为是懒惰的,只要没有人看管,他们就会懒惰,不好好工作。在企业中,“胡萝卜加大棒”一直被视为最重要的管理策略,而管理层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更好地控制各层员工。这种信念的存在让公司老板和管理层对员工产生普遍的不信任感,而这样的管理模式反过来又会使员工产生被动的工作心态,因为当人被看着做某件事的时候,他会自然而然把那件事情当成别人要他完成任务,而不是自己想要做的事。这其实是大家在工作中很难获得快乐的关键因素,因为人只有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才会有真正的愉悦感。
庆幸的是,这种观点最终得到了纠正。心理学证明了人来还存在第三种驱动力:
- 生物性驱动力,即满足最基本生存需求的动力;
- 外在的驱动力,即因为外在环境刺激(例如奖惩措施)而产生的行为动力;
- 主动学习、创造更美好世界的动力,来自对挑战和成长的渴望 ;
科学家认为人类天生就有发现新奇事物,通过寻求挑战来施展才能和获得新技能的内在倾向,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激励的条件下,人也会自主行动,这种行动的驱动力就来自对挑战和成长的渴望。“追求进步的驱动力源自人类一种深沉的冲动,一种探索、创造、发现、成功、改变和改善的冲动。追求进步的驱动力不是一种枯燥的理性认识,而是一种深入内心、具有强迫性、几乎与生俱来的原动力。”——《基业长青》
当我们发自内心地想要做某件事时,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我们去做,不是因为会得到报酬或者奖赏,而是因为在做的过程中我们能够获得乐趣。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工作本身,而在于工作背后的动力。我们以为自己讨厌工作,但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人最开心快乐的时候不是闲散或者什么都不做的时候,因为无所事事会让人感觉乏味、空虚和无聊,所以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件有意义的事情中的时候,喜欢挑战、渴望进步和成长才是人类的天性。但一个人将所有的精力完全投入某种活动中时,他会进入心流——有种高度兴奋又无比充实的感觉,这才是人生的最佳体验。
既然我们天生就喜欢挑战,渴望学习与成长,可为什么我们又如此厌恶工作?到底什么夺走了我们本应该在工作中获得的乐趣?
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一书中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我们在工作中无法活得快乐最核心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我们被剥夺了独立自主的权利,因为根据心理学家提出自我决定理论,即人类有自主、独立、寻求归属感的内在动机。如果这个动机被释放出来,人们就能取得更多成就,生活得更加充实。
《驱动力》中提到,现在经济正在经历一场巨大的变革,经济发展的动力从“左脑能力”转移到“右脑能力”,即创造力、共情能力和全局思维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过去那种传统“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概念已经行不通了,因为当工作仅仅被看成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时,员工会缺乏内在动力,使得他们的潜能与创造力无法得到发挥。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欢、主动选择去做的事情的时候才会表现出积极性,释放出激情。因此,想要更好地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企业管理就必须进行升级,给员工更多的自主性,让他们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内容、工作时间、工作方法以及工作团队。
很多公司(google, Facebook, 小米)已经明白这个道理,为了更好地释放员工的潜能,它们正积极地进行各种各样管理上的创新。它们已经把大部分的主动权交给了员工。这些公司有着非常扁平的组织架构,在这里被管理的是项目而不是人,以为每个人都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只要不影响项目合作与进展,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工作时间与地点。有的公司甚至给员工极大的创新空间,鼓励公司内的创业,只要某个创意想法被证明是有潜力的,他们就能自行组织团队,向公司申请资金。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潜能才能得到激发,工作才是充满激情与乐趣的,而非无可奈何。
尽管灵活的管理制度、组织方式和工作模式能够让我们在工作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因而获得更多动力和乐趣,但这种转变绝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而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在此之前,我们让自己在工作中获得乐趣的唯一办法就是去主动寻求和创造。离职,然后去做自己喜欢又能赚钱的事情,当然听上去十分理想,也是很多人所渴望的,但这未必是当前最合适的选择,因为这不仅需要你有清晰的自我认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商业头脑、足够的实力和执行力以及强大的内心。
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目前更需要思考的不是是否要离职,而是如何在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自主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斜杠青年”所提倡的多重身份和多重收入就是一种主动寻求乐趣,让自己生活得更快乐的方式,因为它能让我们在保留一份能够给自己提供稳定收入工作的同时,去寻求、探索以及尝试不一样的事情,从而找到人生的动力与激情。
工作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美好快乐的人生应该是能够在工作中享受快乐。是时候去找回那些我们本应该在工作中获得的乐趣了。
现代企业还能生存多久
上班联想:
- 高峰拥挤的地铁
- 打卡机考勤
- 全天在固定的工位伏案工作
- 无聊的重复劳动
- 上司的严格管控
- 同事间的各种内斗
不去上班,怎么赚钱?
我们之所以认为上班是人生的必须,是因为混淆了“工作”和“上班”两种概念:
- 工作:指劳动者将
生产资料
转化为生活资料
以满足人们生存和继续发展社会事业的过程;是维持我们生活的重要方式; - 上班: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工作地点去工作;实现工作的一种形式;
朝九晚五的上班形式是在现代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之后才出现的,然而现代企业作为一种生产组织方式
,并非有史以来就有,也不会一直存在。
而且这样的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 企业规模越来越小;
- 企业存时间越来越短;
- 人才越来越难被留住;
- 个人在企业的时间越来越短;
后资本主义,后公司:
- 个人可以自由地临时聚到一起分享、协作和创新;
- 互联网会帮助人们在世界各地寻找雇主、员工、消费者和委托人;
那么,现代企业究竟还能存活多久?未来的生活方式将是什么样的?
理解商业的本质
比较优势理论:
- 国家根据生产技术和生产成本选择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通过与别国进行贸易进口其“比较劣势”的产品,“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 个人专注于自己相对擅长的事情,通过与他人交换获得所需的物品,通过做好一件事,获得所有生活必需品和更多的闲暇时间;
- 与自给自足相比,分工和交换能够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和改善生活水平;
随着分工和交换能够让每个人的生活都变得更好,交换也将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很难通过直接交换而是需要经历许多次中间交换才能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物品。
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更优化的机制必然会应运而生——市场。
- 核心作用是调配社会资源以解决生产和交换的问题;
- 让交换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进行;
- 通过反馈和调节机制让供需达到平衡,让所有资源得到合理使用;
市场要实现它的主要功能需要具备几个基本要素:
生产者、
消费者、
货币、
交换媒介。
没有货币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地理范围内进行物物交换,货币的出现使得交换能够跨越时空,人将生产出的商品变成货币,在未来某个时间用货币去交换另一个商品;
价格,商品内在价值的外在体现,取决于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商品生产成本越高,价格就越高,当需求高于供给的时候,价格也会上升;实现资源调配的一种重要手段,反映了商品的供求关系的变化,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生产者就会生产更多的商品来满足市场需求,而当价格接近生产成本时,生产者就会停止生产该商品;
中间商,市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他们的存在能让商品在市场内流通;
- 商业:
交换
; -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 随着交换规模的增大,商业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由简单的以物换物变成了需要市场才能完成交换;
- 整个社会分工越细,交换越频繁,物质文明越丰富,经济也就越繁荣;
从企业到联盟
商业形式的演化:
- 18世纪:机器生产取代了人工生产,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了个体化手工生产;农民和手工艺者涌入工厂——通过使用大型机器和雇用工人来实行大规模的集中劳动;
- 19世纪20年代:生产规模扩大,竞争加剧,企业建立可续的管理制度,形成一系列科学管理理论,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使得企业中出现了职业化的管理阶层,企业由工厂制转变为现代企业——上五休二,朝九晚五,月薪制,特定职能部门从事专项工作;
企业本质上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机制,按照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实现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只要企业的管理成本低于交易成本,企业就有存在的价值。
科技和互联网提高了个人协作的便利性,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极大地增加交易的频率和次数,使得交易成本不断降低。当交易成本低于管理成本时,现代企业这种组织和管理方式便失去了优势。
事实上,这一情况已经发生:
- 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在不断增加,人才不仅价格越来越高,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加;
- 僵硬和复杂的组织构架,过细的岗位划分;
- 自上而下的决策体系使得企业无法快速地应对商业环境的变化;
企业的对策:
- 去中层化、扁平化、项目制而非部门制等方式来增加自身的灵活性;
- 通过岗位边界的模糊化、弹性工作制度、自主权的增加来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只有一种方式能够让企业和优秀人才之间建立联系,那便是联盟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将从商业交易式的雇佣关系转变为互惠互利的相互投资关系。优秀人才与企业结合的目的不是为企业服务,而是通过企业来实现个人发展,因此他们仅仅是临时的利益联盟。
这种联盟方式不仅可以发生在人才与企业之间,还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
- 拥有不同技能和专业背景的人;
- 为了实现共同的商业目标和利益,组成临时的团队;
- 当利益实现之后,根据组队前达成的协议分成利润;
- 任务结束团队解散,所有成员再根据各自的兴趣参与另外的项目;
没有员工,只有事业伙伴;没有雇佣,只有合作;没有固定工资,只有利润分成;- 独立的专业人士因为共同的理念、兴趣和利益走在一起,彼此发挥自己的专长,携手一起完成商业上的目标,共同分享商业利润;
- 参与者不受限于某个商业体,而是通过参与多个项目,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发挥自身的价值;他们因为可以自由掌控时间,而兼顾工作与爱好,达到工作与生活的完美平衡;
S:问题:
- 现在是否有这种可供斜杠青年发布任务寻找伙伴协作的平台?
- 如果自己做,应该需要那些功能?
- 建立ID——注册,简历
- 项目发布
- 商业或公益目标
- 待解决问题
- 招募伙伴——具备某些技能或品质的问题解决者
- 团队沟通
- 即时通讯(干净msg)
- 远程会议(skype)
- 项目管理(github)
- 拟定协议(合同)
- 团队临时收益账户
- 确定分成日期(根据协议)
- 确定分成比例(根据协议)
- 储存项目运营费用(根据协议)
- 一经协定再修改需所有参与者确认
- 分成结束X天后自动回收该账户
- 回收后可用于其他团队申请使用
- 如果有这种平台,它是什么样的?有哪些功能?是否兼顾了这种合作方式的全部生命周期?
企业的终结
当然,只要时间的尺度放得足够大,最有可能终结企业的可能会是人工智能。
不管将来如何变化,我相信那些重复、枯燥、无趣的工作将逐渐消失,工作方式一定会变得越来越人性化,每个人都将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更平衡的生活,而如何让生活更充实和更多元化则将会成为我们最重要的人生追求。而“斜杠青年”无疑完全符合未来的趋势。
纽约刮来的“斜杠青年”风
“斜杠现象”:
- 越来越多的人用与爱好和业余生活相关的身份而不仅仅是工作中的职位来定义自己;
- 工作只告诉他人你是做什么的,靠什么维持生计;
- 工作外的身份则体现了你是谁,喜欢什么,有什么特别之处;
“斜杠青年”:
- “斜杠青年”≠“做几份兼职,没有稳定收入的自由职业”;
- 不是为了拥有额外收入;
- 不是为了能够自由支配时间;
- 是为了追求更多元化的人生和更完整的自己;
- 即便有固定工作,即便有些身份并不能给你带来收入,这些都不妨碍你成为“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是一种天性
“斜杠青年”骨子里的天性是:
- 爱好广泛
- 独立
- 有主见
- 不爱遵守规则
- 喜欢冒险
- 爱尝试新鲜事物
- 不被世俗、偏见束缚
- 跟随内心发展自我
- 可以不计成本地把大量时间花在喜欢的事情上
“斜杠青年”是一种思维突破
信念是有力量的,它能够影响人的行为,狭隘的信念很有可能会限制一个人的发展和成长:
- 如果有人认为一辈子只能把一件事情做好,那么他就不会开始其他的尝试;
- 但如果他相信人有多重潜能,人生也可以多元化,那么他就会选择体验与尝试新鲜的事物,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多元化的人;
- 不同的信念导致不同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构成了不同的人生;
- 对思想开放、渴望多元化的生活的人来说,“斜杠青年”是一种新奇发,能够让他们看到不一样的人生理念与生活方式,这种启发有可能会激励他们追求更多的人生可能性;
“斜杠青年”是一种新的自我发展策略
过去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一种策略——那就是纵向单一发展:首先根据自己的优势确定职业定位,然后依据发展策略,一步一步按阶段往上走。
然而,“斜杠青年”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发展策略,即横向多元发展,也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优势发展多个方向,最终获得多重收入。
在我看来,横向多元发展是一个更加适合未来生活方式的自我发展策略,因为它能够很好地将爱好与工作融合,让生活更平衡,增加个人发展的灵活性,也让收入更保险。
因此,现在的年轻人在考虑自己职业发展的时候,可以把“斜杠青年”的模式考虑进来。然而“斜杠青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像做传统生涯规划时,你需要思考为了达到某个职业目标要做哪些自我投资。与努力一样,“斜杠青年”的发展模式也同样需要规划和投入。这就要求你对自己以及未来想要的生活有很好的认识,然后进行合理规划,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投资。
“斜杠青年”的模式:
稳定收入
+兴趣爱好
组合- 适合还在兴趣爱好探索阶段或者兴趣爱好的收入不足以支撑生活的人;
左脑
+右脑
组合- 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共同发展的模式,理性与艺术其实是非常好的互补,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开阔的思维;
大脑
+身体
组合- 能够让人很好地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中相互切换,能够确保身心的健康以及生活的平衡;
- 对于脑力工作者,如果能够发展出一个体力劳动的身份是个不错的选择;
写作
+教学
+演讲
+顾问
组合- 黄金组合,这四种身份之间可以形成完美的循环推动,因为写作可以让你成为某个领域的意见领袖,演讲的邀约也会随之出现,等到经验足够的时候又可以开展教学和顾问的身份;
- 这个模式适合知识型的人才;
- 一项工作
多项职能
型- 事实上,不必拥有多项工作或者多重身份也能成为“斜杠青年”;
- 即便只有一个工作或者身份,但它要求你不仅有非常全面和综合的能力,而且需要涉及不同职能领域,那就是“斜杠青年”;
- 因此所有的CEO都符合这个标准,不过在企业中这样的角色会越来越多;
因此,“斜杠青年”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全新的人生理念和个人发展策略,它强调的是多元化的平衡,以及个性和潜能的探索,并鼓励将工作
、生活
和爱好
进行更好地融合,因此它给我们带来的绝不仅仅只是额外的收入,而是更充实和快乐的人生。
谁说钱与快乐不可兼得
时代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现有规则,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而个人的机会却在不断增加,原本看似不靠谱的自由职业、钱与快乐不可兼得变得越来越靠谱。
随着技术的进步、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消费者的意识和行为的转变,经验的价值正在下降,市场规则正在发生改变,过去的营销和传播手段都不适用了。
经验真的已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了,高薪聘请的资深人士无法带来意想中的效果,这意味着:
- 比起年轻的职场新人,那些所谓的职场精英不再占有绝对的优势;
- 那些没有太多社会资源,没有名校学历或者丰富经验,却有激情和能力,敢拼、敢闯的普通人来说,这是最好不过的时代;
- 只要你拥有前瞻性的眼光,能够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和趋势,能及时发现市场新的需求和机会,资源就会向你涌来;
- 个人成功不再依附于企业才能获得,而是可以由市场直接决定;
人才正在成为核心的生产要素
在工业资本经济时代:
- 资金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只要有大量资金就能购买土地和工厂,雇佣大量工人;
- 通过规模效应获得巨大利润;
- 培养大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
- 这些时代精英用自己的专业管理知识为企业服务,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 然而,那个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硅谷的崛起使得过去那些老牌的全球500强企业黯然失色:
- Google and Apple大大提高了工程师和设计师的地位;
- 于是那些曾经学校最不受欢迎的Geek(极客)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大科技公司和互联网公司争相抢夺的人才资源;
我们需要意识到的是,当互联网的基础搭建完毕后,当所有可连接的“点”都以各种方式被连接在一起之后,拼内容
和创意
的时代就将来临了。技术只能服务底层建设,提高交易效率,它本身并不是最终交易的一部分,最终的价值创造靠的是那群能够产出高品质内容
和创造出有真正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的人。
S:随着2016年底知识付费App的大批量来临,那个拼内容和创意的时代已然来临!
媒体完成去中心化,人人都是自媒体
新时代一个最核心的变化就是媒体的去中心化,以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彻底打破了传统的内容和信息的产生及传播方式。
事实上,去中心化的新媒体时代有利有弊:
- 降低了内容创作和传播的门槛,给了普通人通过自媒体的方式表达自我、吸引粉丝,甚至是获得商业利益的机会;
- 同时也给那些垂直化的小众媒体更多的生存空间,为大众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内容;
- 信息自由同时意味着信息泛滥;
- 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新媒体的内容生产过程既不专业不严谨,因此内容也往往经不起考验;
- 而且信息因为过于分散而产生了更加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无论如何,去中心化的趋势是无法逆转的,但可以预见的是,信息的泛滥让优质原创内容显得尤为珍贵,那些拥有原创能力、严格把握内容质量的专业个人或者团队,才能在这场自媒体的浪潮竞赛中脱颖而出。
知识与技能成为直接消费品
《罗辑思维》和《分答》的巨大成功意味着知识不再是廉价和免费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渐渐深入人心,知识和经验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这是一个新兴的市场,有巨大的需求等着被填补,因此,知识服务行业会继续保持高势头的发展态势,并将吸引越来越多的知识型人才进入此行业。
S:现在进入知识付费市场创业的都是从“做平台吸引流量,通过粉丝付费获得浮游金”的角度思考,存不存在从其他角度提供以知识为载体的价值?
服务行业将成为最大的产业,共享经济开始流行
服务业:
- 教育
- 健康娱乐
- 文化
- 艺术
- 旅游
与工业相比,服务最大的区别就是:
- 不涉及生产;
- 交换的大多为个人技能、知识和时间;
- 不存在大规模生产;
- 没有很长的产业链;
- 不需要大规模合作;
- 很多情况下,个人甚至就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服务提供商;
共享经济:
- 通过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
- 正在成为影响全球发展的互联网的新力量;
- 共享的内容从闲置的空间和物品延展到闲置的时间和技能;
自由职业在大量兴起,兴趣正在成为谋生手段
共享经济和自媒体的流行使得自由职业开始大量兴起。以前许多独立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职业,由于缺乏有效的营销渠道,只能依赖机构间接地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而如今,共享经济打破了劳动者对商业组织的依附,他们可以通过共享经济平台直接想最终用户提供服务或产品,而很多自由职业者也通过开通微信公众号拥有了稳定的客户群体。兴趣也在慢慢变成一种谋生手段,因为只要有一技之长,便能利用各种垂直平台获得额外收入,而不少人则成功地把兴趣和爱好变成了自己的事业。
我相信去中介化和去机构化是未来的一个重要趋势。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换,如果我们可以绕过机构的直接实现交易,为彼此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那么机构的重要性便会越来越低。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个“人人服务人人”的世界。
S:“人人服务人人”是一个很理想的状态,但现如今共享平台都苦于找不到赢利点,挣扎在营收生死线上,一旦脱离了融资很可能转眼就沦为历史,如果平台走不下去,去中介化和去机构化就是空谈;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平台是非盈利组织的平台,类似维基百科的算法平台,无需人力维护的平台,才有可能达到点到点的服务;微信公众号是少部分自由职业者的出路,但运营公众号本身就存在时间和精力的成本,要求每个自由职业者在出售自己的“技”之前都必须先学会运营公众号,这无非增加了自由职业者通过微信公众号实现“人人服务人人”的路径成本,到底存不存在更好、更简单的方式呢?还是我想的太多,其实运营一个公众号对于斜杠青年来说并不是问题?
“生命”质量取代“生存”质量,成为第一追求
过去,生存是人生第一大事,人生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家庭与孩子;然而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生存已经不再是问题,生活本身以及生命的质量才是人生的重点,仅仅“活着”是不够的,他们要活得幸福、充实和有意义。
这种价值观的转变导致了消费观念和需求的巨大转变。于是,消费升级和体验式经济等概念孕育而生。新一代消费者将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在服务和生活体验上的消费比例也会不断增加。对商业来说,产品设计、视觉呈现、情感连接以及用户体验成了关键。这将为设计、艺术和文创类人才提供大量机会,也会为兼具个性
和品质
的小众品牌
提供大量生存空间。
市场对于才华的“奖赏”远远超过企业。因此,“有钱”和“自由”并非不可兼得,关键在于能力,“一个人的收入真和他的劳动时间成正比,而是和它的劳动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告别打工者思维
无论是谁,我们每天被赋予的时间都是相同的。时间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如何使用它便决定了我们将过怎样的生活。
S:时间 = 行动力
打工者思维:
- 用时间去换钱;
- 严格遵守人力市场的“游戏规则”;
- 将自己的时间和技能以最合适的价格出售给雇主;
- 通过不断自我升值来增加自己的市场价值,以此来提高收入;
创业者思维:
- 不将自己看作人力市场的“商品”,而是把自己看作一家“企业”;
- 商品是用来出售的,而企业的作用在于通过整合资源来创造价值;
- 很少把精力花在提高自身价格和寻求合适的雇主上,而是把时间看成自己的“原始资本”;
- 思考如何才能用最少的时间创造最大的价值和更多的收入;
- 会运用
时间
和技术
两个杠杆
工具,来极大地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
摆脱“打工者思维”的关键在于拒绝将自己看成人力市场的“商品”,而是把自己想象成一家公司,时间是公司最重要的资本,杠杆则是能够放大投资收入的工具。从这种思路出发,我们不仅会在工作时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还会想尽办法创造杠杆时间,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获得更多产出。
个人“公司化”是一种适应未来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就训练自己从“打工者思维”升级到“创业者思维”,并学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更好地利用杠杆原理来利用自己的时间。
成为领导者
能够调动出自己以外的人力来帮助自己完成任务,毫无疑问是最常见的杠杆方式。
获得这种权力的方式有两种:
- 雇佣——管理——管理着拥有的管理权和决策权需要被拥有更高权威的第三方授予;
- 激励——领导——领导者的权利则是因其个人美丽被追随者赋予;
领导者 ≠ 管理者;
领导力 ≠ 管理力;
如果我们没有资金去雇人,也不处在管理职位上,那么利用杠杆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
- 成为领导者意味着成为一个大家愿意追随,甚至是想要成为的人,这就将我们带回到了
内圣外王
的哲学; - 当我们成为一个拥有学识、胸怀和远见的人,不仅能够严于律己,还能时刻激励和启发他人的,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追随者;
- 并且有能力调动更多力量去完成原本只能依靠自己去完成的任务;
“二八定律”
- 不平等关系的简称;
- 意义在于能够启发我们去发现某种关系的关键起因,学会避免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琐事上;
- 尽可能做到用20%的投入获得80%的产出;
- 普遍原则,没有任何一种活动不受其影响;
- 每次制定计划、执行策略的时候,不断问自己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是什么,然后集中精力在能够影响80%结果的20%的因素上;
标准化和流程化
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事将都需要不断重复去做:
- 可以按照固定流程或者模式来做;
- 每次在做之前都要临时思考这些流程,会耗费不必要的精力和时间;
- 可以用标准流程或模板的方式来执行和管理,帮助节省大量时间;
做任何有一定流程的事情前,思考未来是否需要重复这件事情,如果答案肯定,那么在第一次做的时候就确定标准流程或者标准模板,并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将其不断完善。
标准化和流程化不仅能够提高重复劳动时的效率,也是复制的关键,因为有了标准和流程之后,就能够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极大地利用人力的杠杆作用来提高效率和产出。
S:标准化和流程化运用实例:KFC、CrossFit、星巴克等所有不依赖员工个人能力和经验的连锁型商业。
建立有效规则
对于规则的态度:
- 打工者把规则看成理所应当,并以严格遵守为荣;
- 创业者明白规则是为目标服务的,规则不仅可以被打破,并且需要经常被打破,因为环境一直在变,一旦环境变了,规则就需要跟着改变;
实际上规则是另一个强大的杠杆工具,然而规则也存在优劣之分:
- 好的规则:
- 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 符合人性
- 良性互动(组织或者系统中的元素)
- 朝更好的方向自行发展
- 不需要进行太多的人为干预
- 坏的规则:
- 违背自然发展规律
- 引起恶性循环
- 需要大量人为控制和干预
- 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保险和直销行业的“游戏规则”充分利用了人性的特点,调动了所有从业者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为个人利益努力奋斗的同时也让整个商业组织长盛不衰。
从“打工者思维”升级到“创业者思维”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超越规则,只有把我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建立符合规律的规则,才能将规则的杠杆作用发挥出来,为目标服务。
合法挣钱,是最有尊严的活法
渔夫和富翁的故事
渔夫和富翁的故事寓意是嘲讽富翁一辈子辛辛苦苦挣钱,最后只是为了享受渔夫每天都在享受的生活,表面上听起来有道理,但却隐藏着关于金钱严重的价值观缺陷和逻辑缺陷。尽管此刻渔夫和富翁享受的是同样的生活,但对富翁来说,这只是他人生活的一天而已,他每天的选择范围很多,但对渔夫来说,这却是他每天的生活,别无选择。所以,仅仅靠人生中很小的片刻就来判断整个人生是肤浅的。富翁和渔夫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富翁拥有选择的权力,这也使得他的人生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故事假定赚钱的唯一目的就是享受,若是最后获得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中间的过程如何也就无足轻重。这是典型的以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观,忽视了过程的价值,且不说这个创业的过程会给富翁带来什么样的独特体验和人生智慧,它必定能帮助它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成熟的世界观、坚强的意志力和优秀的领导力,因此与渔夫相比,富翁是一个更加完整的“人”,因为他充分利用了作为“人”的所特有的潜能。
最后,故事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财富创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公司的存在能够让更多人有效合作,从而提高效率和产量,让很多人能够以更加便宜的的价格买到商品,因此这些额外的收入和利润只不过是创造价值之后的一个结果而已。
这个故事侧面反映了人类社会对金钱和商人的整体偏见,甚至会把商人的赚钱行为与道德败坏联系在一起。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人把自己限定在传统的上班挣钱的生活方式中,并且因为这种依赖而缺乏自由和安全感。
实际上,货币只不过是简单的交换媒介:
- 货币的出现使得市场有了统一的价值评判体系,让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协作更加有效,也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分配;
- 可以把手中的货币看作一个投票系统,消费者用购买的方式告诉市场什么是他们需要的,市场收到这些信息后就会让现有的资源得到合理地分配和利用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若有人愿意为你的商品或服务付费,说明你创造了价值,收益是对价值创造的一种肯定,有了利润,整个价值创造链才能继续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 倘若东西卖不出去,只能说明你做的事情对别人没有意义,是一种资源浪费,应该停止,并让资源投入到价值创造中去;
- 因此市场中的每一次消费都是一次投票,决定着资源要如何配置;
- 没有了货币的参与,那么商业中的资源分配机制就会被打破,我们也就无法判断自己做的事情是否真正有意义;
S:这里要着重提一点,自己创造的东西卖不出去也可能是营销做的姿势不正确,对的东西卖给对的人才是对的交易,把梳子推销给和尚用是不创造价值的,但推销给和尚作为礼物赠送他人就是创造价值的,这里看待营销的态度不能过度妖魔化也不能过度轻视,市场越大传播越是技术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你不营销就会被其他人的营销所淹没。
赚钱偏见的发展:
- 世界不存在经济增长概念,消极看待未来,认为世界是零和博弈,你多别人就少,所以赚大钱是罪恶;
- 直到资本主义出现,科技革命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人类整体财富迅速增长;
-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推翻了传统上认为财富与道德的彼此对立概念,因为经济并非零和博弈;
- 企业家用自己的头脑和才华让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为消费者提供所需要的物品和服务,同时为社会创造就业;
商业的转变:
- 亚当·斯密:“人类全体财富的基础,就在于希望增加个人利润的自私心理。”整个社会背后发展的动力就是源自个人对于利益和财富的追逐;
- 很多消费者常说“我不喜欢这个,太商业化了”,他们所渴望的“不商业化”的理想世界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愿意无偿地分享或给予,这里的交换不是基于金钱,而基于爱心和奉献精神;
- 很多企业为了避免让自己显得额“太商业化”,把直接的商业模式变成间接的商业模式:
- 做内容的不靠内容赚钱,做工具软件的不靠工具软件赚钱,而是靠将用户卖给广告主或售卖用户隐私来赚钱;
- 做硬件的不靠产品赚钱,而靠增值服务赚钱;
- 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说:“当一项在线服务免费时,你就不再是消费者,反而成为了被消费的对象”,他声称苹果公司绝不会出售用户隐私,因为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非常直接,就是靠出售出色的产品来赚钱;
- 罗辑思维的罗振宇不同于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他始终把自己定位成生意人,对于赚钱从不避讳,并一直相信“合法挣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尊严的活法”;
若没有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依靠货币的直接交易,正常的价值创造体系就会被阻断,生产者或者企业家就无法获得真实有效的市场信息,也就无法判断所做之事是否真的有意义,结果造成大量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我们应该鼓励更多人成为依靠利润生存的企业家,而不是以来融资让别人为自己的失败来买单的创业者。
在离职之前,我和大部分人一样,拿的是固定工资,然而每次拿到这份钱的时候,我很难有心安理得的感受,因为尽管每天忙忙碌碌,我却感受不到做这事情的意义,更无法看到它们所带来的最终价值。辞职给我的生活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每月固定忘我的工资卡里打钱,每一分钱的收入都必须依靠自己去挣。然而,我却从未像现在这样心安理得,因为赚的每一分钱都来源于我为这个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它们是我个人价值的直接体现。我想,这样的生活,才是最值得骄傲的生活。
S:上一份工作末尾,完全体会不到自己每天工作的价值,看到的满是市场的消极反馈:
- 销售数据上不去;
- 获取不到有效用户;
- 门店员工情绪低落,看不到希望;
每个月领工资时很是惭愧和困惑,惭愧的是没给公司创造什么实际的利润还拿着相对来说不低的工资,困惑的是难道自己就这点能耐,用户到底怎样才肯买账,公司真正的盈利点到底在哪?看不到市场对于自己的积极反馈和公司混乱的管理让我最终选择了辞去这份工作,待业在家思考重新自己到底能创造什么市场可接受的价值,重新审视自我,寻找自己真正感兴趣、愿意不计成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到底是什么。
财务自由并没想象中遥远
####管道的故事
被动收入与主动收入
财务自由的故事:
- 被动收入:
- 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 不需要照看;
- 可以自动获得的收入;
- 资本增长的结果;
- 银行存款利息,理财投资收入,房租;
- 知识产权 :唱片,版税;
- 企业的持续经营收益;
- 主动收入:
- 必须花费时间和精力才能获得的收入;
- 临时性收入,工作才有,不工作没有;
真正的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
- 许多人认为财务自己的核心在于“财务”,想要获得财务自由就需要拥有足够的财富,于是他们年轻的时候拼命努力赚钱,期望能偶提前赚到足够养老的钱,然后就可以不再工作,开始享受自由生活;
- 但实际上,财务自由的核心是“自由”,因为我们追求财务自由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财富的最大化,而是为了将财务的“约束力”降到最低,从而获得个人身心的最大自由;
- 自由不仅不是指物质消费上的自由,而且获得了财务自由也不意味着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因为不管一个人多有钱,这个世界上总有买不起的东西,而物质的欲望永远都无法被填满;
- 真正的自由不是“拥有”的自由而是“拒绝”的自由,当我们不再需要为了钱而去做自己不喜欢或者不愿意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才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
- 财务的自由程度和财富的多少不成正比关系,财富能带来财务自由,但是拥有财富并不意味着就获得了财务上的自由;
- 事实上,很多有钱人除了在物质消费上没那么多限制外,和没钱的人毫无区别;
- 他们同样终日为钱所累,为了追求更多财富而牺牲了许多生命中更得珍贵的东西:
- 与家人相聚的时间;
- 个人的兴趣;
- 梦想;
- 健康;
- 有钱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让我们摆脱钱的束缚,不再为钱而活;
- 然而如果钱带来的是毫无止境的欲望和更多的束缚,我们也无法实现财务自由;
- 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
- 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拥有足够养老的资金;
- 取决于被动收入与日常支出的差额:
- if 被动收入=持续&稳定&(被动收入>日常支出);
- then 即使没有足够财富也算实现财务自由;
- 可以不用为钱工作,而为兴趣工作;
- 被动收入 = 资金资产 + 固定资产 + 知识产权 + 事业持续运营;
- 管理欲望
- 拒绝成为欲望和金钱的奴隶;
- 探寻什么是最重要、最值得追求的;
- 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建造属于自己的“管道”
获得财务自由的策略:主动建造多条管道(被动收入)。
被动收入的来源:
- 股票或基金获得的理财收入;(需要先拥有一定
资金
资产)- 最容易、最直接;
- 条件允许应首先关注;
- 取决于投入资金的大小以及理财策略;
- 主动将更多的主动收入转换成理财资本;
- 努力学习理财知识,为自己制定合理的理财策略;
- 租金收入,房租or转租收入;(需要先拥有一定
固定
资产) - 知识产权类,图书、音乐、艺术、软件;(需要先拥有一定
知识
资产)- 斜杠青年发挥自身优势,将知识和技能变现的最好方式;
- 借助互联网和科技,将知识或者技能输出成可重复销售的文字、音频、视频或者软件产品;
- 整个市场对知识和技能类产品的需求在持续增长;
- 经营任何一门生意或者事业,能够持续经营并获利;(需要先拥有一定
商业头脑
)
为了获得财务自由,我们得需要有意识地去打造多项被动收入:
- 不断提高单项被动收入;
- 扩大收入渠道;
我为什么不选择融资
创业者的“谎言”
我总认为整个社会对于“创业”的热情以及“创业者”的崇拜有点过于盲目,这种盲目实际上反映了当下一种普遍的急功近利,想要快速成功的浮躁心态。
为什么创业?因为想上市。为什么想上市?因为渴望“名与利”。
真正有梦想的人绝不会把命运交给资本市场,因为资本是贪婪的,它的本质是逐利,讲究的是短期回报,而企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长远眼光,不能以短期利益为导向,因此两者在目标上存在着严重的冲突。
超越名利的梦想:
- 不是创造更丰富的物质;
- 不是发明更好的技术;
- 而是增加人的幸福度;
- 不能让人变得更加贪婪、焦虑和忙碌;
世界的发展与进步依靠的是众人的智慧与积累,绝不是一个人就能做到的。一个人能够给世界带来的最好的改变就是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积极乐观,培养优秀的内在品。因为你会间接影响和激励到周围的人,给社会带来积极的能量。而且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他人,远比直接改变他人有效的多。
不反对创业,但是反对盲目创业和伪创业。支持市场
驱动的创业,反对资本
驱动的创业。因为当你用资本砸出一个市场的时候,那个市场大多是虚假的,一旦资本撤出,市场就会迅速萎缩。S:团购、外卖、打车等市场在资本进出之后的反差。
创业的重要前提是符合市场逻辑和价值创造的规律,即做出市场真正需要的产品,通过盈利来实现健康和持续的发展。
- 实际上创业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你有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就能吸引到顾客,只要有口碑,就能实现持续增长。
- 那些创业者之所以那么艰辛就是因为他们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想在短期内迅速做大,在还没有盈利的时候就像上市获利;
- 想赚快钱、赚大钱,世界上哪会有那么好的事情?
商业的本质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
- 首先得有可交换的产品和服务;(产品的不断打磨需要时间)
- 通过市场营销让目标消费者了解;(信息的获取与传播需要时间)
- 实现交易;
然而,现在的大多数创业者不愿意从产品做起,也不愿一点一滴积累客户,那样速度太慢,他们需要快速成功。想要从消费市场获利就必须遵守市场逻辑,但如果把目光投向资本市场,就可以绕过传统商业途径快速拿到资金,因为资本市场不在乎这些创业公司有没有产品,也不需要有盈利,只要有足够的增长速度和一个未来变现的故事就行。于是,投资者和创业者共同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先做用户,再想如何赚钱。
融资是个巨大的“坑”,一旦跳进去就很难再出来:
- 投资人的钱不是白给的,他们期待的收益不是来自这些创业公司未来盈利之后的分红,而是把公司卖给下家从中套利;
- 完成下一轮融资的重要前提是公司能通过数据体现巨大的增长潜能,即需要有飞速增长的用户数;
- 一旦走上先做用户,再找赢利点的路,则原本创业的初衷、梦想就必须全部抛弃;
- 因为整个公司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做出投资人想要的数据;
- 所以很多初创公司看清这点,一开始便放弃了思考如何创造价值,而是花大量精力做运营,绞尽脑汁通过各种手段来吸引新用户;
- “吸引新用户,留住老用户”变得越来越难,这几乎成了所有通过融资生存的创业公司的痛点;
- 媒体去中心化,流量入口越来越分散,信息传播变得不可控;
- 关注的主动权和选择权转移到了用户手上;
- “流行”难以人为创造,只有真的受到市场欢迎的、能满足真实需求、而非激发一时冲动或好奇的事物才会流行;
- 消费着变得越来越成熟和理性,免疫“鸡汤”和“鸡血”,愿意为真正有价值的物品和服务付费。
另一种创业,另一种成功
独立创业者(Independent Entrepreneur):
- 资金独立,不存在利益和目标上的冲突,不为他人掌控;
- 思想独立,不被他人或社会价值观绑架、不做欲望的奴隶,忠于内心,做自己真正热爱和喜欢的事情;
- 独立创业者 ≠ 自由职业
- 前者有固定的商业模式,并能通过商业形式为客户提供持续的产品与服务,创造持续和稳定的收入;
- 后者没有商业模式,主要以提供个体劳动获得不定期收入;
事实上,成为独立创业者要比融资创业难很多,因为融资只需要证明想法有市场潜力,而成为独立创业者则需要有强大的自省能力:
- 忠于自己绝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首先要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需要时间和阅历;
- 有足够的勇气和强大的内心去抵抗社会强加于你的价值观,以及人性自带的贪婪和虚荣;
只有经常懂得自省的人,才能最终摆脱外在的依赖,并从外界的条条框框中挣脱出来,不在成为别人的期待,也不再为别人而活。自省会把你从紧迫和被虚荣心支配的生活中解放出来,并学会在平凡的生活中享受充实和自在。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能够过上一种内外一致的生活。没有了速度和规模的压力,可以花充足的时间来打磨一款产品,并用心经营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然后再用一辈子的时间去陪伴彼此成长。
在资本市场,“小而美”的创业并不受青睐,但“小而美”能赋予创业者真正的快乐与自由,这种自由包括心灵上的自由和财务上的自由。只有当一个人抛去功利心,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的时候,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发挥所有的潜能与才华,任何用心做出来的产品或服务通过恰当的营销则会被市场所感知,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与支持,也会因此获得不错的收益。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以此为生。回归我们的本性,找到属于自己的特定模式和体验以及诠释生活的方式。
“我相信,每一个5岁的孩子的世界都是如此的斑斓,认为自己有价值、高贵,并且个性十足。他追寻自己的真理,自我完善与卓越,却从不用计算成本。他完全不在乎金钱和家里的银行账户,他给世人的感觉就是他是一位百万富翁。”
2、开启你的无边界人生
自卑心理的“罪魁祸首”
“习得性无助”:在先前的经历中,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却始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于是便获得了一种“自己的行为无法改变结果”的感受,因因此变得消极被动,形成了一种对现实无望和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即使置身于可自主的新环境中,也不再选择尝试。
“我们所谓的命运都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里克尔
弱者提出问题,却等待鄙人来解答;强者提出问题,然后主动解答。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该怎么办
自尊:
- 拥有自尊的人相对来说更加自信和快乐,人格更加完整;
- 缺乏自尊的人表现出两种极端:
- 虚荣,即通过可以炫耀和夸大事实来波的认可和崇拜;
- 自闭、自卑,甚至自暴自弃;
- 通过社会比较而形成,它依赖于与他人的比较以及他人对我们的评价;
- 他人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自我价值感,我们觉得自己好不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别人认为我们好不好;
面对他人评价的思维模式:
- 僵固型思维模式:
- 认为聪明才智是一个人固定不变的特质,因此他们永远处在一个“证明自己”而非“发展自己”的心态中;
- 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不愿意暴露自己的不足,并努力通过回避挑战来避免失败,以维持自信;
- 总希望证明自己的才华高人一等,别人的认可会让他们因为产生优越感而变得自负,而一旦觉得不如他人时便会陷入自我怀疑和否定中;
- 采用该模式会限制人的成长和成功;
- 当一个人过分在意于证明自己的天分与才能的时候,便会为了获得赞扬与认可而努力掩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还会为了避免暴露弱点而极力逃避所有挑战性任务;
- 但学习和成长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犯错和纠错的过程,如果长期停留在舒适区,就会因为得不到挑战而无法获得成长;
- 成长型思维模式:
- 认为能力是通过不断发展而来的,因此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于“证明自己”而在于“发展自己”;
- 不会因为失败或者负面评价而开始自己怀疑或否定,而是把它们当作自我提升的机会,更不会把当前的不足与自我价值等同起来;
- 不需要非常自信,他们即使认为自己不擅长,也可以全心投入,并坚持下去;
- 不必证明自己做得非常好,因为相信人的能力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只要能够不断进步就好;
如何成为成长型思维者:
- 承认和正视自己的不足;
- 思考如何通过改进自己的不足来获得进步和成长;
- 坦然面对所有评价:
- 说得对,就接受并成长;
- 说得不对,就无需在意
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平庸
“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平庸”认为要想拥有某项杰出的技能,就必须付出长时间的努力,而人的一生精力与时间都有限,因此只能专攻一项技能。如果学的太多的话,不可能每一项都学精,因此每一项技能都只能处于平庸水平。
“一万小时定律”有适用的前提条件,并非适用于所有技能,也不适用于所有人。
- 实验的研究对象都是“认知复杂性”较低的活动(肌肉记忆),这类活动想要获得突出成就就必须花大量时间进行练习;
- 即便如此“时间的长度”也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天赋起了很大的作用;
- 而对于“认知复杂性”较高的活动,练习时长的作用就很有限,因为“认知复杂性”高需要的不是单一的技能,而是一种复杂的综合能力;
效率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关键
“效率”是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的关键词:
- 那时的商业环境相对稳定;
- 企业营运和管理规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
- 公司内部营运依靠的是流程化和标准化;
- 在单位时间内的产出取决于员工和流程的专业度;
- 有基本的专业知识,不断累积某领域的经验,不需要全面发展;
新时代一切瞬息万变:
- 商业规则被重新改写;
- 过去的管理、运营、营销规则不再适用;
- 经验的价值慢慢降低;
- 企业效率再高也不能左右成败,效率不再是追求的目标;
在未来的公司,一个人的发展速度与空间不再取决于专业和资历,而是全面的综合能力:创新
能力、沟通
能力、决策
能力、领导
能力和执行
能力等。
明智的决策依赖全面的知识结构
知识都是相同的,它们只不过是在描述不同层面的规则而已:
- 自然科学描述的是客观世界的规律;
- 社会科学研究的则是人类社会的规律;
- 物理学研究的是原子层面的规律;
- 化学研究的是分子层面的规律;
- 生物学研究的是无机物质经过复杂的化学过程,即原始生命;
- 人类学研究的是人个体层面的规律;
- 社会学研究的是人群体层面的规律;
全面的知识结构意味着对客观世界的规律与人类社会的规律都有一定的认识与了解。其实社会学与商业高度相关,商业的基础就是人,不管是公司管理、产品设计,还是市场营销,都依赖于对人或者人群的心理和行为的预测。这些知识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以及商业决策都有重大意义,因为尽管商业环境在变,但是关于人的规律是不会变的,只要能够对人的基本规律有深刻认识,那么久能以不变应万变。
因此,一个人的知识越全面,对世界的认识就越完整,便越接近于真实的状态,对规律的把握也就越精准。
面对智能机器人,我们必须进一步复杂化
在进化过程中,成功留下来的永远都是那些能够准确反映环境的基因。面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基因的重要生存策略就是通过增加自身的复杂程度,即通过储存更多信息,来适应环境。这不仅仅适用于自然界的生物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社会环境中的个人发展。然而现在大学教育的没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教育要求,所以自我教育成了比高等教育更重要,也更有效的个人发展手段。
千万别被坚持“绑架”了
坚持一定对吗?
- 坚持也有理性和盲目之分:
- 盲目的坚持没有任何意义;
- 理性的坚持才值得推崇;
- 是否坚持取决于所追求的目标类型:
- 简单目标:行为与结果之间有明确的线性关系的目标;
- 坚持却是有效;
- 能力的提高依赖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
- 仅仅依靠坚持是不够的,还需要正确和有效的方法;
- 复杂目标:结果由很多因素决定,而各因素之间有存在复杂的关系,行为与结果之间没有直接明确的线性关系的目标;
- 存在无数的选择和可能性,每个选择所导致的结果不可预知;
- 坚持意味着机会成本,因为坚持一种选择会失去另外的选择机会;
- 试错:事情对还是不对,做了才知道,对了就继续,不对就重新调整;
- 决策基于假设和对规律的理解,不一定正确,结果可能与预期大相径庭;
- 当事实与假设或者预想相悖时,一定要根据事实选择而非坚持自己的假设,因为事实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根据事实的反馈作相应的调整,而不是盲目坚持之前的策略;
- 简单目标:行为与结果之间有明确的线性关系的目标;
所谓的失败只不过是现实环境的反馈而已。
牢记坚持是一种成本,用更理性的方式去审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以事实为依据和指导,及时调整行为,通过不断试错向目标迈进。
S:这里并不完全赞同作者字面的意思,就像作者说的,影响复杂目标结果的参数越多,结果越不容易分析。有时事实与预期不一致并不代表策略错了,也可能是参数输入或条件不满足。有时可能再坚持坚持就会得到预期,有时坚持却永远得不到想要的结果。不管属于那种情况,请务必尊重事实的反馈,理性客观的看待自己制定的策略,全盘接受和全盘否定都是偏颇的。试错并分析反馈调整策略最终目的是为了深化认识,而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迭代的过程。预期符合规律是一个概率问题,努力的方向则应该是提高预期发生的概率。
“利己”同样是美德
利他本身就是利己
自私的基因:
- 人类只不过是基因自我复制的工具;
- 死亡是基因自我进化的重要机制,个体死亡,基因得以不断优化;
- 人天生是自私的;
- 人类进化得到的一切本能都是为了增加自身基因的存活率或者基因复制的成功率;
利他主义:
- 亲缘选择:与血缘有关的利他行为;
- 生物个体会做出对自身有害、但对其他亲属有利的行为是一种自然演化结果;
- 前提条件是这种行为能够增加它们自身基因的复制频率,使之得以更好地流传;
- 互惠利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利他行为;
- 施惠者必须能看到大量得到回报的机会,如果这种机会不存在,施惠行为便难以进行;
- 这种互惠利他是以未来能够获得回报为进化基础;
因此,利他主义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伟大,它只不过是进化的产物。它之所以出现仅仅是因为它能够帮助增加个体自身基因复制的概率。
美德是一种虚构的文化产物
道德
- 它并不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客观事实,而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人类大脑中虚构的信念;
- 它是一种价值观体系,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并以此来指导和规范人的行为;
- 区分行为好坏的标准则是看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 有利于社会发展则以美德形式加强;
- 不利于社会发展则以道德谴责形式抑制;
社会的发展和规模的增大依赖于陌生人之间的大规模分工和协作,这需要陌生的成员之间能够相互产生信任,利己行为破坏人类彼此间的信任,所以宗教和文化无一例外反对利己而赞美利他。
利己是新时代的美德
亚当·斯密:
- 认为经济发展依靠的是利己主义而非同情心或利他主义:
- 因为“利己心”是人类的本能要求,是人类的天性;
- 当人们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而作出选择的时候,一种“看不见的手”的客观机制就会出现,这种机制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 尽管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但是最终却实现了社会整体利益的增加,通过交换而彼此获利;
- 他把人类从赚钱以及利己的罪恶感中释放出来:
- 让人们在利己心的支配下努力劳动,为别人提供想要的东西的同时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整个世界经济也因此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利己主义:
- 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 是公司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原动力;
- 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的;
- 人只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才会拥有极大的动力,潜能才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所有的资源才能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 为别人工作时的动力远没有为自己工作时的动力大,别人的梦想也永远无法像自己的梦想那样让我们激动和兴奋,这是无法改变的法则;
- 当公司限制员工追求自己的利益时,也同时夺走了他们的工作动力,抑制了他们潜能;
- 聪明的老板一定懂得如何让公司的利益与员工的利益保持一致,员工拼命为自己的利益努力的时候,公司的利益也能实现最大化;
- 无需感到愧疚,并非不道德;
- 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获得真正幸福和满足感;
利他和利己并不冲突:
- 它们是人性的两面,都是为了人类更好地生存而存在;
- 利他主义是美德,是人与人之间联络与信任的基础;
- 利己主义是美德,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让每个人为自己努力的同时也让世界变得更加繁荣和进步;
走出“成功学”的误区
成功学:
- 冲着功利性目标,强调速度与捷径;
- 核心是急功近利式的模仿,不在乎过程,只想迅速达到目标;
- 要么与金钱挂钩;
- 要么通过给人一种与众不同和超越平凡人的感觉使虚荣心得到很大满足;
- 甚至引来他人的追捧;
- 与事业上的成功所带来的心理感受很相似,但成功学却更容易达到;
- 有害心理健康;
- 存在严重的逻辑谬误,是虚假的,即使是严格照着方法执行也不会达到期望的结果;
- 造成价值观上的扭曲,一切以结果为导向,忽略了过程和背后的目的;
- 将所有努力与外在目标结合在一起,用来激励你,并且宣称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某种外在结果的;
识别成功学谬误
成功学背后的假设:
- 成功可以复制;
- 只要努力可以成功;
如果有人成功了,那么我按照他总结出来的成功方法就一定能够成功?
- 幸存者偏差:
- 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
- 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便会大大高估成功的希望;
- 看到的那些数据都是被筛选和过滤后的,反映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
- 创业失败是必然的,成功才是偶然的;
- 世界上存在着由客观规律决定的必然,也存在着大量的偶然,正是这些偶然使得整个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也让未来变得不可预知;
- 成功同时依赖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但实际上其主要作用的往往是外在的那些偶然因素;
- 天使基金无法依靠内因来判断最终的成败,所以它投的是概率;
公司的成功如此,个人的成功更是如此:
- 因为成功根本无法复制,它的本质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 它与努力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 世界上渴望成功的人很多,拼命努力的人也很多,但成功注定只属于少数人;
- 但那些幸运的成功者很难意识到自己的成功只不过是一种概率现象,即便他们知道也不会把成功归结于运气;
- 少听成功者的故事为妙,因为实在是没有太多可借鉴的价值,反而会让我们变得急功近利;
成功学的危害
成功学最大的危害不在于让人因为错估成功概率而变得盲目自信,而在于这种错觉会让人变得急功近利。而急功近利的人生很难是快乐的,因为这样的人永远活在未来而非当下。追求速度与捷径会让人忽略过程,错把结果当成目的,但真正让人快乐的不是目标达到的那一刻,而是在过程中能够找到乐趣与意义感。
幸福的方法:
- 重点在于拥有目标,其次是能否实现;
- 目标能够给人以方向感,不至于在人生的路途中感到迷失;
- 不把关注点放在当下,目标是意义而不是结局;
- 追求目标,而不是达到目标,才是带来幸福感和积极情感的要素;
- 然而并非所有目标都会带来同样的幸福感,目标的选定十分重要:
- 以他人为中心的目标很难带来幸福感(追求金钱、美貌和声望);
- 以自我成长为主的内在目标会带来更多幸福感和意义感;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要让老天赋予你的各种精神、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长,智、情、德全面发展,拥有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这样你就是一个在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同时你也有了享受人生主要的、高级的、幸福的能力。”——周国平
设立人生目标时,应该把优秀当成第一目标,成功最多只是第二目标。优秀是自己能够把握的,因此可以通过努力获得,而成功则取决于许多外部因素。一个明智和理性的人应该把精力放在那些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上、那些真正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目标上。尽管优秀无法确保你能够获得社会意义上的成功,但是优秀的人能够得到充分地自我发展,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只是这种成功不需要他人或者社会来认可。
生活一定要留白
人必须拥有足够多的闲暇时间才能深入进行思考和创作。
有足够的时间让大脑中的神经元自由连接,是创造力产生的重要条件。
- 储存了不同信息的神经元发生了连接,这种连接很偶然也很随意;
- 大脑在不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就会处于这样一个放松、随意游荡的状态,很多新的想法就会从无意中蹦出;
- 创造就是无数神经元在自由连接和沟通;
- 创新 = 组合游戏;
- 平时不会相互连接的神经元,偶然碰撞在一起,很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 相反,若一个人处于紧张、焦虑或者高压力的状态中,大脑就会因为受到压抑而是去创造力;
- 思考和创作 = 自由发散的闲暇时间 ≠ 压力和忙碌
给生活留白:
- 给生活留白就是为大脑创造一个不被打扰、没有压力、可以自由想象与思考的悠闲时刻;
- 尽管身体处于休息的状态,但大脑并没有休息;
- 这与睡觉类似,睡觉只是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充分休息,大脑其实在忙着加工白天获得的信息;
-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会梳理最近形成的记忆,巩固、复制整合信息,使它们变得有用,还可以使记忆免受其他信息的干扰,实现更有效地回忆;
- 所以,留白的时候,我们看似什么都没做,但其实大脑中的神经元正在进行各种整合与连接,为新想法和新思路的出现提供必要的条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随机的自由探索,而这种自由探索必须要有足够的闲暇时间。
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大家都特别善于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然后再花时间去处理这也人为制造出来的新问题,仅仅只是为了显得很忙碌。工作之外,我们用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填满自己的大脑了,以为只要有信息输入就是在学习,只要处于忙碌的状态,时间就得到了有效利用。
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穷人和过于忙碌的人有一个共同思维特质,即注意力被稀缺资源过分占据,引起认知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忙碌的人因为被各种事情和信息垄断了注意力,于是便会忽视身边那些更重要、更有价值的因素、也没有精力去思考和安排更长远的发展,结果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忙碌的大脑很难具备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他们只关注效率了。
正确地做事 or 做正确的事情
- 给自己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什么是正确的事情,高效、正确地做这些事情;
- 给大脑营造一个放松和安静的环境,让它自由地思考、整合和创新;
- 保持高效的执行力,把思考结果和创新想法变成现实;
内圣外王的哲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与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称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如今,投机取巧已经不行了,内在价值才是外在成功的关键因素: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只有努力把产品、服务和内容做好,才有商业成功的可能,而对于个人来说,我是谁决定我将拥有什么,一个更优秀的自己不仅会生活得更快乐,还能吸引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会面临更好的事业发展机会。
创业
创业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 创始人以及核心团队的精神和人格魅力才是最关键的因素;
- 企业的本质都是为了达到某个商业目标把一群人聚集在一起,然后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阶段性目标;
- 优秀的企业能够创造出一个拥有共同精神和互相信任的环境,并且能够激励其中的每个人发挥潜能与才智;
创始人:
- 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制定战略,也不是管理,而是成为企业文化的代表;
- 企业文化不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创始人的价值观、信念和品德就是公司的文化;
- 德才兼备的人永远是最具魅力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将优秀的、具有同样价值观的人才吸引到身边,并凝聚在一起;
- 这样的人聚在一起便会产生一种于此精神相符的文化,才有可能创造出拥有高度信任感的工作环境,并使其中每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
产品
产品:
- 实物;
- 服务;
- 内容;
- 知识;
无论做什么样的产品,它们都将是你的智慧和才能的体现,你的学识、远见、审美和价值观不仅决定了它们将会以何种形式展现,还决定了它们将吸引的用户群体,以及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方式。因此永远不要寄希望于营销和运营手段,只有当自己有了成熟的信念和完整的价值观体系,对市场规律和需求有深刻的认识,并把品质和价值放在最核心的地位时,才有可能做出经得起考验的产品,而好产品自然会有好口碑,赚钱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社交与人脉
过去,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识谁;
现在,你认识谁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当你没有他人所需要的价值时,无论如何巴结、讨好和献媚都是毫无意义的,而当你拥有真才实学的时候,机会自然而然就会找上门。所以,与其通过结交和结识人脉来获取机会,还不如把精力放在自我修养之上,让自己成为他人想要结识的人。
家人和朋友
每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我们总想通过改变周围的人和事物来改变现状,然而,真正的解决方案恰恰相反,想要改变他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改变自己,而想要生活更好的方式则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欲变世界,先变其身。—— 甘地
折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天赋的启示
个体发展 = 先天 + 后天:
- 如果给定一个特定的环境,就会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发展;
- 基因会根据不同的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方式;
- 某人拥有一个“坏”的基因,它必须在相应的“坏”的环境中才会最终变现出来;
- 一个人天生就具有某种才华,他也必须拥有可以使它得以发展的环境才能最终展现这种才华;
拥有某种优势 ≠ 体现这种优势, 发掘潜能 = 发现自己天生的优势,自我实现 = 呈现这些天生的优势;
基因被预先设定倾向于经历某种环境:
- 会使你产生某种有利于它表达的环境的渴望
基因影响的仅仅是欲望,而不是能力:
- 这种欲望会让你愿意在某件事上花时间,花的时间多了,能力就更强了;
- 那些渴望练习无数小时的人,正是那些对某方面有天赋并渴望联系的人;
- 聆听内心真实的渴望,基因自我表达的冲动体现;
- 擅长——偏好——花时间——才华;
天赋:
- 某种特定倾向与渴望,年幼就有体现;
- 接触某事发现比别人更擅长;
天赋无法用单一价值观衡量,一个人只能做好一件事,让很多人忽视自己的天赋与独特之处:
- 无须和他人比较,也无须按照外在的标准发展自己,因为人与人本身就存在差异;
- 作为父母或教育者不应该尝试去塑造孩子的个性,而是对他们的天生个性作出回应,努力给孩子创造能够让基因自由表达的环境;
- 尊重自己内心真实的渴望,给他们自我表达的机会,或者主动去尝试和探索,发现自己的特别之处,让它成为个性和身份的一部分;
懂得欣赏和发展自己的独特性,让老天赋予自己的各种能力得到很好的生长,然后成为那个原本就应该成为的人,而不是社会或者别人想要你成为的人。
现在投资自己还来得及
现金资产的消失:
- 投资:目标在于获得未来收益,资金增值;
- 消费:花钱,获得某种实用价值或者及时享乐;
自我投资:
- 所有投资都无法立刻产生回报,需要经历一个投资期;
- 勤奋比天赋更重要;
- 自我投资的关键在于时间的累计,不在于何时开始;
天赋:
- 学得更快;
- 带来成就感;
- 愿意花时间;
自我投资何时都不晚。
惰性的根源与解药
惰性等于将一个人活埋。
- 当开始某种事情时,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厌恶情绪,这种情绪会对行动产生阻力;
- 惰性是一种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它能避免我们消耗不必要的能量;
- 拖延症不过是大脑为了省力而产生的一种本能抵抗;
关于欲望
欲望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就是兴趣:
- 天赋是一种基因自我表达的渴望,它除了让你在某件事情上学的得比别人快之外,还会让你对这件事情产生极大的兴趣;
- 克服惰性的最好办法就是找到原动力,激发内在欲望,让自己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这件事情;
- 另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培养后天兴趣,然后让兴趣成为对抗惰性的内在动力;
意志力
惰性只会在我们要做那些暂时没有兴趣,也没有强烈内在动力的事情的时候才出现,这种情况下,我们唯一的对抗武器就是自己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对冲动、想法加以控制和对目标锲而不舍的能力;
- 一种脑力,每次使用都会消耗人的精神能量,消耗糖,血糖高低会对其产生影响;
- 有限的胜生理资源,每次消耗,意志力都会受到损耗,使用过度则会疲劳;
- 可以通过训练来改进,正如肌肉一般,意志力可以通过锻炼而变得更强壮;
- 当意志力足够强大的时候,惰性就自然而然会被削弱;
意志力训练的建议:
- 循序渐进:
- 不要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因为当意志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给自己安排过多需要意志力的事情,失败的可能就非常大;
- 训练意志力最好从一件小事情开始,一段时间内,只关注这一件事情,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就逼自己再坚持一天,这个逼迫的过程就是训练意志力的过程;
- 记住意志力是有限的资源,不要过度消耗,需要保持平衡,所以时不时让自己放松,或者偶尔放纵一下自己也是必要的;
- 复杂或者难度大的任务需要分解成大脑不需要消耗太多脑里就能理解和执行的小任务,否则意志力再强大也没有作用;
- 任务难度太大或者太复杂常常导致无法如愿完成目标;
- 复杂的目标大脑根本不知道要如何执行,于是便会本能地排斥和拒绝;
-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懒惰,而是我们根本不知道要怎么做;
- 最好的办法就是分解目标,把复杂的任务变成一系列可执行的行动计划,依靠意志力去执行这些小任务;;
- 行动计划对于目标实现十分关键,一个合理的计划和执行系统对于克服惰性和提高自我掌控能力十分有帮助;
- 不要一开始就追求完美,因为它会阻止你行动,要知道“开始做”远比“做好”重要;
- 如果在行动前追求完美,那么就会因为害怕达不到完美而迟迟不愿意开始,于是一拖再拖;
- 只有在行动的过程中,它才能促使你不断进步;
- 放弃不合理的期望,这种期望只会给自己增加无形的压力,阻止我们开始行动;
- 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把专注力放在“开始做”而不是“做好”;
其实,一旦开始行动,就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难,只要突破了第一步,那么接下来面临的阻力就会小很多。所以,首要任务是比自己迈出第一步,只有迈出了这一步,才有进步的可能,才有资格追求完美。同样,当一件事情坚持了一段时间,中途停止之后,一定要比自己逼自己重新开始,重新迈开第一步。
晨间日记
几个关键概念和原则:
- A:
- 目标、项目与任务;
- 目标(Goal):目标是我们期望得到的结果,或者是一个关于未来的设想;
- 项目(Project):项目是一系列复杂活动,需要一段时间并且分解成许多单个的任务才能完成;
- 任务(Task):任务通常是指只需要简单几步就能完成的事情,大脑凭直觉就能处理;
- 原理:
- 区分目标、项目与任务很重要,因为我们的大脑只知道如何完成一个任务;
- 面对一个复杂的任务,大脑就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
- 当大脑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它的直觉反应就是回避;
- 所有的项目都需要分解成大脑能够理解的简单任务;
- 原则:
- 如果目标是不明确的、不现实的,那么就毫无意义;
- 目标设定不要超过一年,最好以季度为单位,环境变得快,想法变得更快;
- 目标一定要分解成项目,项目再分解成可以执行的任务,否则目标永远只是目标;
- 目标、项目与任务;
- B:
- 活动类型:
- 生产类活动: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创造收入的活动;
- 维持类活动:为保持身体机能及维持个人财物的活动;
- 休闲类活动:除去生产类活动和维持类活动,剩下的就是休闲活动;
- 原理:
- 自我管理是通过理性和意识参与,以系统的方式来实现各阶段人生目标;
- 生活同工作一样需要管理,因为它们也会占用我们的精力;
- rehearsal loop(复述回路):让一个没有完成的任务在大脑中自动循环重复,在事情没有完成前感到焦虑和压抑,甚至内疚;
- 无论什么类型的活动,用晨间日记管理,减轻大脑负担,不把精力耗在记住要做什么上,而是要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做的事情上;
- 原则:
- 生产类活动选择的评判标准是创造价值的大小,不要把时间消耗在价值不大的事情上;
- 维持类活动既不创造价值又很难带来愉悦感,所以需要把这类活动的时间降到最低,并且努力提高完成这类活动的效率;
- 休闲类活动尽量选择主动休闲而非被动休闲类活动:
- 主动休闲类活动不一定轻松,却有助于个人的成长;
- 被动休闲活动容易让人变得意志消沉和懒惰;
- 活动类型:
晨间日记系统:
- 包含四个部分:
- 年度计划与成长回顾;
- 每月计划与成长回顾;
- 每周计划与成长回顾;
4.每日任务清单;
- 年度计划:
- 最不重要,因为计划经常会变,因此年度计划不需要太细化,列出自己想要关注的不同方面,然后给每个方向各写一段描述性的目标即可;
- 每月计划:
- 根据年度计划可以确定每月的计划,相比年度计划,月度计划相对具体很多,建议每个月完成两三个任务;
- 每周计划:
- 每周开始之前,应该根据月计划确定本周需要完成的任务,周计划需要非常具体,需要列出所有必须完成的任务;
- 每日任务清单:
- 事实上,每日任务清单是自我管理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部分;
- 每日清单是根据每周计划分解得更细的任务,它们都是一些简单的、大脑凭直觉就能分解到的小任务;
- 执行时不需要再消耗额外的脑里来思考,因此能降低行动时的心理阻力;
- 把清理每日任务想象成“打副本”,建立心理层面的快感;
- 定期回顾:
- 重温目标和确保进度,目标是我们前进的动力,经常回顾可以帮我们避免松懈和迷失,并保持合理的进度和有效的执行力;
- 回顾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反思,思考哪些事情可以多做,哪些事情可以少做,哪些事情应该停止做,哪些事情需要开始做;
- 通过不断反思来对行为或者目标、计划进行调整,避免盲目和无意义的忙碌;
- 回顾分为每周、每月和年度回顾,内容包括:健康、工作、读书学习、家庭、生活、艺术、理财等;
- Life Mapping:
- 记录每周的活动内容、活动时长;
- 分析所有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感和意义感;
- 罗列出想做而没做的事情;
- 思考如何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活动;
- 把想做而没做的事情加入到生活中;
进步的关键——刻意练习
技能学习的四个阶段:
- 无意识状的无能;
-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 有意识状的无能;
- 不断犯错和纠错的过程;
- 枯燥;
- 老师和教练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 正其义;
- 纠错;
- 鼓励;
- 不重头衔和名气,重教学理念和方法;
- 热爱;
- 耐心;
- 正能量;
- 需要意识参与的胜任;
- 刻意避免犯错;
- 不断重复;
- 不需要意识参与的胜任;
- 本能反应;
- 享受;
刻意练习
有效的进步:按顺序完成一系列原本不会又可通过学习掌握的小任务;
决定练习质量和提升速度的关键因素:
- 模块化训练——拆分成小任务;
- 由大脑的认知模式决定;
- 拆分,重复;
- 在学习区学习;
- 舒适区:已会的;
- 学习区:可学会的;
- 恐慌区:暂时学不会的;
- 获得及时反馈;
- 第二阶段拜托老师或教练;
- 第三阶段依靠自己;
- 集中注意力和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 写训练日志;
- 记录学习过程;
- 自我反思;
- 拜托老师依赖;
读书,该怎么读
读书为了什么
非功利性读书:
- 幸福
- 修行
- 自由与独立
S:省略了作者分析的读书目的内容,因为觉得这三个角度太过个性化,并不具有普遍共鸣,读书要么作为了解世界的特殊窗口,要么作为与特定作者沟通的桥梁,再或者是个人慰藉的避风港,讨论非功利性读书,也就是讨论兴趣,爱好是不需要理由的,强调为了幸福、为了修行、为了自由和独立而读书并没有意义,因为愿意读就只是因为喜欢。
如何开始读书
- 培养读书的习惯
- 泛读
- 找兴趣
- 通俗易懂、陶冶情操、启发思想
- 一年50本;
- 专注一个点
- 深入了解某个领域,思考
- 领域发展历程:科普读物
- 代表性人物:核心观点
- 写作输出思考观点
- 半年10本
- 打造全面的知识体系
- 好奇心驱动
- 知识网络指引
通才的自我修炼
知识就是能够对认识对象做出合理、可靠解释的观念。
我们平日所谓的成长和学习就是一个用知识代替想象、猜测、直觉和伪科学来解释这个世界的过程。
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将过什么样的生活:
- 世界观指的是一个人对于世界的本质和各种关系以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又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因此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我们的世界观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我们的人生态度,以及我们对身边事物价值大小的评判;
- 如果我们关于世界的认知大多基于知识,而非宗教、直觉、想象、猜测或者那些伪科学的学说,那么我们的世界观就更接近世界真实的面貌,而我们也能从理性、客观的角度来理解和看待自己的人生以及身边的人、事、物;
- 我们的三观直接影响着我们大部分的行为和决策,而这些行为和决策最终构成了我们的人生;
通才教育:
- 自然科学:
- 理解宇宙以及人类生存的环境所需要的知识;
- 包括但不限于物理学、生物学、地理学、气候学、宇宙学、数学、概率统计;
- 帮助了解宇宙的基本规律,认识世界;
- 社会科学:
- 理解社会形成和制约个体的社会环境、商业经济环境所需要的知识;
- 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律学;
- 帮助理解人类社会的本质,例如社会形成,文化、社会交换与分工等;
- 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运行体制:
- 需要我们思考并理解经济的本质、金钱的本质、科技创新、产业与分工,以及政治、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等;
- 才能更好地掌握规律和把握机会,确定自己的价值和位置,并通过有效的方式实现个人目标;
- 人文科学:
- 理解自己心理及情感世界所需要的知识;
- 包括但不限于心理学、哲学、美学、宗教、文学;
- 这类知识与我们内心的幸福息息相关:
- 心理学能够帮助我们从本质上了解心智、情绪和情感背后的规律,从而获得更好的自我掌控能力;
- 哲学和美学、文学则能够帮助我们构建丰富的精神和情感世界,给我们内心带来力量;
- 通过对不同宗教的了解,完成自己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 专业知识:
- 参与社会分工,并立足于社会所需要的知识;
看到上述的这些知识结构分类,估计大部分人完全不知道要如何开始,但其实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比我们想象的要紧密很多,因为宇宙原本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关于宇宙万事万物中的某一个方面,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有效的方式把所有知识都串联起来,最好的方式便是大历史
(Big History)和心理学
。
大历史:
- 通过历史将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全部囊括其中;
- 距今135亿年,物质和能量出现,物理学开始;
- 距今135亿年,原子和分子出现,化学开始;
- 距今45亿年,太阳系出现,地球形成;
- 距今38亿年,有机生物形成,生物学开始;
- 距今250万年,智人演化,进入石器时代;
- 距今30万年,智人日常用火;
- 距今7万年,认知革命,虚拟故事传播,历史学开始;
- 距今1.2万年,农业革命,驯化动植物;
- 距今5000年,出现王国 、文字、金钱和多神教信仰,社会学、文学和经济学开始;
- 距今4250年,出现阿卡德帝国,政治学开始;
- 距今2500年,出现通用硬币、波斯帝国、佛教,宗教开始;
- 距今2000年,中国汉帝国,地中海罗马帝国,基督教;
- 距今1400年,伊斯兰教;
- 距今500年,科学革命,人类承认无知,欧洲征服美洲和各大洋,资本主义兴起;
- 距今200年,工业革命,家庭和社群被国家和市场取代,动植物大规模灭绝;
- 现在,探索宇宙,发明核武器,改变基因;
- 当把人为分割的碎片化知识以时间的方式还原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时候,才能跳出自己“狭隘”的视角,站在更高和角度来看待和理解宇宙、社会以及人类的发;
心理学:
- 研究人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
- 让人更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更好地了解周围群体和社会大众的心理与行为;
- 与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商业的基础;
- 商业的核心是人,公司组织方式、公司文化、团队管理、产品设计、市场营销、销售推广和用户运营;
- 认知心理学:
- 包括记忆、语言、思维、推理、运算和决策;
- 帮助理解大脑的认知规律,让人以符合认知规律的方式更高效地训练思维和理性、学习知识和技能,有效地将信息、想法或知识输入他人的头脑之中;
- 对于教育、课程设计、产品的功能、交互以及视觉设计都极为重要,教育者、产品经理和设计师需要学好认知心理学;
- 进化心理学:
- 用进化的观点对人的心理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
- 理解进化遗留的心智模式根源,摆脱思维“陷进”的束缚;
- 社会心理学:
- 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 任何一个独立的个体,处在群体之中的时候,他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会不自觉地因为收到群体的影响而发生改变;
- 帮助理解大众心理——市场营销的理论根基;
让理性之灯,照亮前行之路
理性:设定合理目标,基于目标和信念采取恰当行动,并坚持合理证据支撑的信念。
- 目标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自己真实的愿望;
- 信念的形成是否基于有效的推理;
- 采取的行动是否是达成目标的最佳方式;
做觉醒的“机器人”
基因和模因:
- 基因:
- 生物层面上的;
- 遗传获得;
- 利益是复制;
- 模因:
- 思想和观念层面上的(观念、信仰、行为方式);
- 非遗传获得;
- 利益是复制;
我们一定要拥有审视目标的能力,当这个目标反应的是你真实的渴望,而不是基因的利益,或者社会对你的要求和期望,它才是理性的目标。
拒绝没有合理证据支撑的信念
我们的大脑中充满着大量的错误信念,判断某个信念或者观念是否合理,是种十分重要的能力:
- 逻辑思维能力:
- 正确地推理和论证;
- 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
- 对于缺少有效推理和判断的观点和结论要拒绝接受;
- 知识储备:
- 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前提真假;
避免思维谬误和非理智行为
思维错误:系统性地偏离理性,偏离最理性的、合乎逻辑的、理智的思考和行为。
- 思维错误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人的大脑存在两套系统:
- 系统1:原始操作系统
- 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生存本能;
- 能够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做出判断;
- 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
- 过于原始导致思维谬误(从众心理,损失厌恶,自大,忽略与自我信念不符的信息且主动找对自己有利的信息);
- 避免思维谬误,要经常自我反思,跳出第一人称视角,从第三人称视角审视思想和行为;
- 系统2:新操作系统
- 具备强大的运算和推理能力;
- 能够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
- 反应比“系统1”慢很多;
- 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 系统1:原始操作系统
一千个铁杆粉丝理论:我的自媒体心经
一千个铁杆粉丝理论:
- 任何创作者(艺术家、音乐家、摄影师、工匠、演员、动画师设计师、视频制作者、作家)只需拥有一千名铁杆粉丝便能糊口;
- 铁杆粉丝拥有强烈的认同感,无论你创造出什么作品,他们都愿意付费购买;
- 对于那些想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获得经济独立,或者不打算依赖他人投资的独立创业者来说十分有意义,因为如果能够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同时,培养足够多的铁杆粉丝,那么就可以逐渐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
如果说表层思维渴求地位、金钱与喝彩,我们内心深处真正渴望的永远都是那些能够激发潜能、使人积极向上、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东西。
黄金圈法则:
- 坚持以“为什么”作为出发点,从不操纵,而是激励身边的人们,使对方发自内心地愿意追随自己;
- 通过三个同心圆描述人的思维模式,从外到内依次是:
- 做什么(what),这层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很少思考怎么做更好;
- 怎么做(how),这层人知道如何更好地去完成任务和目标,很少思考这么做的原因;
- 为什么(why),这层人以“为什么”为出发点,拥有内在动机,能够实现自我激励,能激励和影响到身边的人;
想要最大程度影响他人,最关键的不在于传递“是什么”的信息,而在于给出“为什么”的理由。人们最在乎的也并不是实现供需之间的匹配,而是达成信念的契合。
自媒体实用建议:
- 用文字磨练思想;
- 思想是一个人对于世界、人生、事物价值以及是非对错的看法
- 这些看法的深刻程度取决于平日阅读和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 一个人的阅读量越大、知识面越宽,看法就越深刻;
- 持续的写作可以把碎片化的看法整理成完整的系统和思想;
- 阅读、思考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3件事:
- 阅读给思考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
- 思考反过来促进阅读;
- 写作帮助更清晰地思考,将碎片化的思考系统化和逻辑化,让思考的结果得以分享和传播;
- 专注内容而非推广;
- 自媒体的收入模式:
- 广告;
- 依赖订阅人数付费,数据;
- 用户被卖给广告主,成为被消费对象;
- 广告主是上帝;
- 读者打赏;
- 用户是服务对象;
- 用户发自内心认同和信任你;
- 需要长时间输出理念一致的高品质内容;
- 一旦成为铁杆粉丝无偿传播和推广,形成口碑;
- 广告;
- 自媒体的收入模式:
- 拒绝为推送而推送,相信少即是多;
- 决定读者数量的不是文章更新的频率,而是文章的质量;
- 只有观点独特、分析深入的文章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 过多毫无价值的推送形成打扰而使读者取关;
从0到1
什么是产品
什么是产品:
- 形式:
- 实物:手机、电脑;
- 虚拟物品:音乐、电影;
- 服务或某种体验:私人教练、导游、室内设计;
- 想法或信息:咨询、方案;
- 基本要素:
- 由各种原料、素材、人力等经过一个设计、创作、整合的过程而产生的完整的结果;
- 需要能够满足某种特定的需求:
- 简单的衣食住行;
- 高层次的心理和精神需求;
- 可以用来交易,也就是说用户愿意为它付费;
每个人都是人力市场的产品提供者,我们的“产品”就是自己的综合知识与技能,简历就是产品介绍,公司是我们的顾客,薪资则是产品价格。因此,想要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华获得更多重收入,那么就需要有产品化的思维方式,将知识和技能产品化。
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
- 视角的转换:第一人称视角转化成第二人称视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需求;
- 将理解的需求具体化,用产品的方式去满足需求;
- 每当花时间和精力做完某件事情的时候,思考别人会不会有类似的需求,将自己的经验转化成对他人有价值的“产品”;
- 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对产品完全不了解的,却感兴趣的人,从这个角度来分析需求,组织和整理信息;
“产品化”是一种拥有强大力量的思维方式,它意味着做任何事情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完成,而是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结果,一种能够用来展示的、具有潜在交易价值的结果。
产品思维能够把生活中许多看似普通、平常的事情变成潜在机会,我身边不少人就是因为把自己平日里的一些小兴趣变成了某种对他人有价值的产出,然后将兴趣成功变成了收入来源。
最小化可行产品
传统创业:
- 经过一番周密和复杂的市场调研,花大量时间来回讨论产品方案,按照计划一步步实施,完成项目的各个部分,构建出一个精致和完美的成品;
- 周期太长,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 市场调研无法提供准确和完整的信息,这种情况下做出来的产品很可能不是市场真正想要的产品;
精益创业:
- 用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资源制造出一个最轻量级的、可被用户试用的产品,发布出去,再根据用户的反馈对产品不断进行优化;
- 避免与市场脱节、闭门造车,抛弃了冗长呆板的计划;
- 以某种具体的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形式展现自己抽象的想法,免费发布出去测试出真实有效的反馈,并不断更新升级;
此刻就要幸福
人生其实就图个内外一致
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内外的无序与不和谐,也就是说内心想要的和真实拥有的不一致,是冲突的。
S:最近一直在思考痛苦和困惑,我认为凡是痛苦皆来源于人对“供需”控制的失衡,实际这里的“供需”就是内心想要的和真实拥有的,两者一旦失衡就会产生冲突,一切因欲望生而生,因欲望灭而灭。
- 渴望财富是需,实际贫穷是供;
- 渴望爱情是需,实际孤独是供;
- 渴望梦想实现是需,实际现实依旧是供;
- 禅说,“饿了吃,困了睡”。这里有两层意思:
- 想你可想的,做你能及的;
- 意念和行动保持一致;
人生无所谓什么“必须”,更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唯一值得推崇和鼓励的,就是敢于改变的勇气和坦然接受的智慧。
尽管我还是很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但已不再抱有什么“救世主”的心态,总想着要改变他人,非得接受我所崇尚的人生价值观;也不会羡慕别人的“成功”故事和那些奢华的生活,因为我很聪明地学会了区分两件事:别人的生活和我的生活。别人的生活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的生活也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这两者就像苹果和梨,完全没有可比性,也无须去比较。因此,每个人只需要关注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后努力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坦然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即可。
学会享受平凡
人生并没有什么“必须”和“一定”。非凡卓越也好,平凡也罢,只不过是外在的结果与他人的评定,最重要的是心安理得。
“理想生活”长什么样
物质文明越进步,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就越高,因为进步带来的是对“未来会更好”的期许,当我们总想着要“更好”的时候,便会忽视当下。每一次“更好”的满足则会激发下一个“更好”的欲望,于是我们在这场追逐游戏中变得越来越不满足,越来越不快乐,又何来的理想生活呢?
其实“理性生活”只不过是一个主观心理概念,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就是那个所谓的“更好”。只要关于“更好”的执念还存在,那么理想与现实的鸿沟就无法逾越。如果不学会知足,不懂得珍惜当下,那么“理想生活”永远都不会实现。当然,这不是意味着要消极、被动地接受现状,不做任何改变,而是要学会平衡未来和当下的关系,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不要为了盲目地追求而过多地牺牲现在。
赚钱最本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所需,在基本生活已经得到满足,甚至相当舒适之后,还拼命牺牲本可以用来自我修养的时间来换群基本生活之外的奢华实在是没有必要。
事实上,所谓的“理想生活”没有什么固定的形式,其关键就在于能够把握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做到与自己心平气和地相处;在于明智地区分什么是别人想要的,什么才是我们自己想要的;还在于放弃对未来的执着,好好对待每一个当下,然后勇敢地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
没有坏的,就是好的
获得幸福的最优人生策略不是要一味地追求外在的快乐,而是要学会如何处理和避免痛苦。
我们之所以痛苦,不是因为情绪的存在,而是我们太在意并认同这种主观感受,并认为自己的感觉、想法、好恶就组成了自己。若我们能够放弃这种认同感,并能够明白情绪只不过是内部的波动 ,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每个瞬间都在改变,就像海浪一样,那么我们就能做到,只是感知情绪的存在,但不产生认同感,也就不会为它所累。
训练心智是让我们避免痛苦的重要方式,但除此之外,我认为远离大众以及减少社交也是很好的建议。因为若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生命中大部分的痛苦都是因他人而起。
人是社会动物,情绪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群体生活的需要,包括建立连接维持社群组织结构、协调个体之间的相互协作。我们与他人接触得越多,情绪波动起伏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会因为在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而惶恐焦虑,因别人的不友好的言行而愤怒,因别人比自己好而产生嫉妒之心或者自卑情绪,也会因亏欠别人而心生内疚。总之,只要和人接触,我们就很难避免产生负面情绪。
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那些拥有自由头脑、丰富心灵和高贵灵魂的人,因为对他们来说,最宝贵的财富就是自身,这种财富谁也拿不走,也就无所谓失去。正如叔本华所说,如果一个人内在充足、丰富,不需要从自身之外寻求快乐,那么这个人就是最幸福的人。
极简主义的逻辑
若一个人的生活空间很混乱的话,那么他的内心也一定是很混乱的。
现在的我们太依赖与外在的物质,总以为自己一定要拥有很多才会快乐,然而它们对我们的价值到底有多大,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能体现。很多东西,我们以为很重要,但其实,除了是失去时那一瞬间的不舍,它们对生活没有丝毫影响。
从某种角度来说,极简主义是一种自律的体现,因为它需要我们对抗自己懒惰的本能,保持生活尽然有序。这种自律能够带来更强的自我掌控感,从而让我们更幸福,因为自我掌控感越强越会让一个人变得积极主动。主动和被动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心理状态:当一个人发自内心地想去做某件事的时候,她一定是愉悦并充满动力的;但如果是处于被动和无奈,那他内心便会产生抵触和不快乐的情绪,以及强烈的拖延倾向。这种由于被动而产生的焦虑和压力会极大地降低我们的幸福感,只有极简主义的思维模式才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这种情绪,把被动变成主动。当原本被占有的心智空间被释放之后,我们就会感到轻松和快乐,并且能把精力投入到更加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上。
当我们除去了一切不必要的人、事、物之后,留下来的便是真正值得花时间专注的,我们也会拥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因此只有极简主义才能给我们带来自由的、由自己掌控的人生。
冥想,自我察觉的开始
冥想看上去只是一项简单的技能,但其实它背后蕴含着一套完整的价值观体系。如果不理解这些哲学思想,冥想更深层次的作用便无法得到发挥。
冥想的两类人中,你属于哪一类
对于那些信仰印度教、佛教以及有类似理念宗教的人来说,修行和冥想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摆脱轮回之苦,与某种更大的宇宙精神相结合。他们将这些视为人生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事情。为此,那些虔诚的信徒每年会把大量时间用于佛法学习和修行上,并且定期闭关;
另类冥想练习者,不是因为信仰宗教,而是为了身心健康而开始冥想。对他们而言,冥想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因此他们无须遵从宗教教义或严格的学习和训练体系(那样的训练很辛苦,也很耗时),只需要学习基本的冥想技巧,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地安排日常冥想。
冥想对我的意义
我曾以为幸福就是“拥有”,当我们“拥有”了想要的,就会幸福,因此我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那些以为会给我带来幸福的东西。
后来我渐渐明白,所谓的“幸福”其实只是一种主观感受。我们之所以觉得幸福与外在相关,是因为我们的情绪都是因外在世界而起。从本质上来说,情绪只不过是一种因外在刺激而产生的内在信号,目的是促使我们采取相应的行动。然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只是信号,却常常陷入情绪中,被其左右,也就被外在世界掌控了喜怒哀乐。
心智训练虽无法帮助我们消除情绪,却能够让我们做到不为情绪所累。冥想最重要的就是帮助我们提高觉察能力,有了觉察力,每当负面情绪或念头出现的时候,我们便能很快察觉,并意识到那只不过是个信号。如此我们便获得了自我掌控的力量,而不是任凭情绪左右。如果这个负面情绪来自某个可以改变的外在条件,那么我们就去解决问题;若是负面情绪来源于无法改变的事实或者我们自己的想象,那么就改变心态和主观意识。
关于冥想训练
冥想不是坐在那里什么都不想,冥想是为了开发并训练我们大脑的另一个功能——觉察力,也就是对自己头脑里的念头和情绪时刻保持觉知的状态。因此,冥想时最重要的不是为了让自己达到头脑里没有任何念头的状态,而是当念头产生的时候能够迅速察觉,并跟随意识的焦点。
训练方法很简单,呼吸训练把一时的焦点放在自己的呼吸上,去感受胸腔的起伏,练习的时候可以通过数自己的呼吸的次数来保持自己的注意力,当发现自己被某个念头带走的时候,只要让注意力重新回到呼吸上即可。
冥想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一般分为如下三种:
- 呼吸冥想:主要训练我们的觉察力,最基础、最重要的;
- 爱的冥想:通过帮助我们培养爱和感恩的能力,来消除过强的自我意识(我们很多痛苦来源于强烈的自我意识);
- 身体扫描冥想:帮助身体放松,减轻身体的压力和疼痛感;
Cross Fit 与健身
健身是否真的有必要
虽说健身有诸多好处,它也只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既然是选择,那么就说明有两个问题:
它不是必需的。这个世界上,不健身的人其实占绝大多数,尽管身体素质可能没那么好,也许比健身的人面临更多的健康危机,但他们也活得不错;
选择和结果是相对应的,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当一个人对某种结果有强烈渴望时,这种渴望就能转化成动力。只有拥有了足够的内在动力,某种选择才会持续坚持。健身是一种一旦开始就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方式,所以一定要找到强烈的内在动力再开始。
运动、健身与体能训练
力量训练非常重要,除了塑形之外,它还能帮助我们对抗现代生活方式给我们带来的伤害,解决肩颈、背部和腰部的疼痛问题。因脊椎引起的肩颈、腰背疼痛几乎成了都市人最普遍的健康问题,而这些疼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平日不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长期低头、耸肩和含胸会让后背肌肉长期处于紧张无法放松的状态。如果能进行常规的力量训练,就可以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并且加强背部肌肉的力量。强健的肌肉对脊椎起到非常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出现胸椎和腰椎问题。
什么是Cross Fit
Constantly varied high intensity functional movements:持续变化的、高强度的功能性训练。
Cross Fit以循环或间歇组为训练模式。强调持续变化、动作的功能性、高强度训练,以达到增强力量、全面发展体能,同时改变健康水平等目的。这其实就是CrossFit与传统健身最核心的差别。CrossFit强调的是全面的体能,塑形是结果而不是目标。传统健身关注更多的是减脂和塑形,而不是身体能力的提高。
Cross Fit的优势
- 更自然;
- 更高效——HIIT;
- 更全面——三大训练类型;
- 更有趣——WOD;
- 运动和健身相结合的健康生活;
S:以前尝试过HIIT,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自己完全没毅力驾驭它,所以还是简化到每日慢跑五公里,想了解作者关于CrossFit详细说明的读者请参见书中Page276-284。
涉及书单
- 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
- 詹姆斯·科林《基业长青》;
-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中译版《当下的幸福》;
- 丹尼尔·平克《驱动力》;
- 马特·里德利《理性乐观派》;
- Reid Hoffman(雷德·霍夫曼)《联盟》;
- Marci Alboher “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cess”《多重职业:让工作和生活获得双重成功的新模式》(没找到中译版);
- 亚当·斯密《国富论》;
- Julia Cameron “The Artist’s Way”;茱莉亚·卡梅隆《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
- 肖恩·埃科尔《快乐竞争力》;
-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反脆弱》;
- 卡罗尔·德韦克《看见成长的自己》;
- 马尔科姆·格拉威尔《异类》;
-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
- 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
- 休斯顿·史密斯《人的宗教》;
17 .赛德希尔·穆来纳森《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 - 马特·里德《先天后天》;
- 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
- 基思·斯坦诺维奇《机器人叛乱》;
-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
- 凯文·凯利《技术元素》;
- 戴维·布鲁克斯《社会动物》;
- 西蒙·斯涅克《从为什么开始》;
- 埃里克·莱兹《精益创业》;
- 乔治·希恩《跑步圣经》;
- 肯·威尔伯《恩宠与勇气》;
- 亿万《幸福创造力》;
- 泰勒·本·沙哈尔《哈佛幸福课》;
- 周国平《生命的品质》;
S
看完《斜杠青年》我就向老同学推荐了,并在看完第一遍后着手做起了摘录和笔记,本书是在我赋闲第二个月期间读到的,因为与作者打算做一名斜杠前的境遇类似,但我的裸辞要更惨一点。
本书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跳跃性很大,我想这也与作者的斜杠工作风格有关,她在后记当中说道,自己身为斜杠的体验就是不断在大脑不同区域的使用频率间寻找平衡,即在艺术、思维、运动、休闲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之间找到平衡。
从赋闲期间给自己安排的工作体验来看,正如作者所说,我必须彻底地抛开之前工作的条框,正视自己本身为人的特点、特长,用兴趣和意志驾驭自己的大脑不断穿梭在各种不同领域创作上。
- 学习广告文案需要调动
构思
和创意
; - 学习营销策划需要运用
共情
和分析
; - 读小说就是在跟作者交谈,欣赏文笔,分析构思;
- 写小说要调用所有感官的觉察力,笔和键盘只是思路的流淌;
- 读哲学要采用批判思维,用自己的逻辑与作者辩论;
- 绘画则通过视觉构图将思想拍下来;
成为斜杠不难,但想成为一个能以斜杠为生的人不易:
- 如果你需要身边人的认同才能坚持斜杠,那它不适合你;
- 如果你无法深刻剖析自己,找到“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为什么做?”问题的答案,那它不适合你;
- 如果你没有“摆脱依附企业,通过提高自我价值来实现财务自由”的强烈愿望,那它不适合你;
- 如果你无法克服一切杂念,坚持自己的计划,那它不适合你;
- 如果你无法通过以上所有的追寻找到为市场提供价值的方式,那它不适合你;
如今我匍匐在路上,希望与更多同志共勉……